首頁> 國際要聞
地球自轉下今年有3天變短 研究曝可能原因

▲近日一份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都將比標準24小時還要短一點點,因為地球正在發生自轉加速現象。(示意圖/取自pixabay)
-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2025-07-11 08:00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日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天體物理學家瓊斯(Graham Jones)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都將比標準24小時還要短一點點,因為地球正在發生自轉加速現象。
據《每日郵報》報導,瓊斯紀錄的數據顯示,地球自轉出現意料外的加速,導致今年有3天,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都將比標準24小時還要少1.3至1.51毫秒,在這之前的最短日紀錄是2024年7月5日,當時地球自轉快了1.66毫秒,今年則有3天改寫紀錄的機會。
報導指出,目前導致地球自轉加速的確切原因仍不明確,如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地球物理學家荷姆(Richard Holme)就認為,質量分布可能是關鍵之一,諸如冰川融化等現象,導致地球質量分布有了變化,進而影響地球自轉速度。
其他關鍵因素,還包括大氣層變化、地球磁場、地核內活動、洋流與風、季節變化、自然災害等。而地球在今年夏天的「快轉」,可能與月亮的位置有關,畢竟月亮一直透過「潮汐煞車」效應,微妙影響地球自轉。
有科學家甚至認為,大約10到20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天時間只有19小時,如今地球快轉1毫秒這種縮短變化,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經過長年的累積,仍可能將影響逐步具體化,並造成衛星系統、全球定位(GPS)精度下降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