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大而美法案加速企業赴美 學者:好的延伸

▲大而美法案通過,投資稅務抵減升級至35%,有利吸引半導體供應鏈加速赴美。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延伸。(圖╱取自Pixabay)
- 記者林汪靜/台北報導 2025-07-03 15:13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參議院1日通過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投資稅務抵減升級至35%,外界指這有利吸引半導體供應鏈加速赴美。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延伸,企業本來就要出去和別人競爭,「你出去人家打國際盃正好」,學到的回台灣再協助產業往上精進「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嗎?」不用去怕競爭。
外電報導,稅改法案將投資稅額抵免比率調高至35%,超過法案審查初期的30%,誘因比拜登時期的25%更高,主要目的希望加速美國半導體產業建廠進程。若該法案確定生效,則包括英特爾、台積電、美光等半導體大廠的新廠投資,若在2026年之前動工,將可享有35%的投資抵稅。
對此,台灣永續供應協會(TASS)理事長賴樹鑫今(3)日指出,企業不能一天到晚關在國內,本來就要出去和人家競爭,有些人認為台積到美國是送技術給美國,「我的看法完全不是這麼認為,應該更早去更好」。
他說,荷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荷蘭面積只比台灣大一些、人口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二,但是有好幾百個知名國際品牌,「為什麼我們的產業這麼害怕出去跟人家競爭,我真的想不通這個道理。」
賴樹鑫強調,企業就去練功,必須經過淘汰賽,把功力鍛鍊得更好一些,不用怕掏空台灣產業,台灣未來會找出另外一種出路,他指出,過去五、六十年來,台灣每次經過挑戰都不倒,反而越來越強。
賴樹鑫表示,企業到國外與他人競爭,回到台灣再協助產業往上精進,且中小企業也能趁此機會轉型升級。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則認為,企業目前承諾到美國的投資約8到10兆美元,而川普現在給這些企業一個很大的誘因,「就是要來投資,現在馬上就做」,很多企業現在因為這個誘因開始動工、投資,他們的產能很可能在一、兩年內開始量產,因此,他預期,這些投資效果真正發酵可能在一、兩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