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越共總書記蘇林登封面 謝金河憂改革恐走偏

▲越共總書記蘇林登上《經濟學人》封面。(圖/翻攝自The Economist)
- 國際中心陳貞妤/綜合報導 2025-05-31 17:50
[NOWnews今日新聞] 在亞洲經濟轉型與地緣政局重構的風口浪尖上,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To Lam)登上5月24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封面,成為該刊首位以領導人身分亮相的越南政治人物。報導以「為越南懷抱計畫的人物」為題,並指出這位前公安部長將掌握越南「在變老之前致富」的最後機會。但越南官方對此反應保守,該期雜誌在當地疑遭封禁,引發外界對蘇林治國風格的更多猜想。
《經濟學人》形容越共總書記蘇林是「亞洲最不可能卻最具影響力的改革者」,在老化壓力與中美博弈雙重夾擊下,越南亟須大刀闊斧改革。然而,蘇林的公安背景、對政敵強硬的整肅作風,讓人擔心改革可能演變成高度集權。這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根據《美聯社》和《路透社》報導,蘇林在2024年取代病重的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成為越共總書記後,迅速清洗黨內異己、強化中央集權,被視為是越南向「習近平式威權治理」靠攏的訊號之一。
這位「新強人」上任後首要挑戰之一,就是美國對越南祭出的46%懲罰性關稅。面對嚴峻的對外經貿壓力,蘇林於4月2日,即越南「解放日」,第一時間親自致電美國總統川普,表達願意配合美方要求。儘管最終未能阻止關稅上路,但蘇林的動作仍獲得市場肯定,提振越南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競爭信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等機構也陸續上調越南經濟預測。
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撰文示警,蘇林改革之路若過度依賴「恐懼與控制」來鞏固權力,將使越南錯失成為亞洲民主改革樣板的關鍵時刻。他回顧越南過去二十年來的改革歷程,指出從2006年起,由總理阮晉勇(Nguyen Tan Dung)領軍的市場化改革曾使越南一度被視為「亞洲新星」。該時期台商踴躍投資,越南經濟年年成長。但自2016年後,黨內保守派重新主導政局,政治控制加劇,甚至在對抗貪腐名義下壓制異己,導致越南與中國「專制親密化」的疑慮升高。
在地緣政治層面上,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也讓越南成為雙方拉攏的對象。《日經亞洲》指出,越南正試圖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與美國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一方面仍維持與中國的「黨對黨」高層互訪。蘇林本人也於今年初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會晤,強調兩國「社會主義兄弟情誼」,顯示越南內部在對外戰略上仍存搖擺。
謝金河也在文章中提到,自己早在2003年就認為越南是金磚第五國的有力候選,而非南非。他並引用經濟學者許成鋼的「制度基因」觀點,認為一國經濟能否真正發展,關鍵不在個別領導者的政績,而在是否建立起能承受壓力、透明治理的制度架構。否則,哪怕外資湧入、數字亮眼,國家也將難以擺脫政治風險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