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美博弈 中國學者:川普可能會打出台灣牌

▲有中國學者指出,關稅戰是第一階段,如今中美博弈已進入第二階段,牽涉議題比第一階段更廣,而川普政府可能會打出台灣牌以迫使中國讓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05-29 15:18
[NOWnews今日新聞] 中美在日內瓦會談後,雙方同步降低關稅,關稅戰暫時停火,但實際上中美關係依舊浪潮湧動,包括晶片管制、哈佛大學掀起的留學生簽證等等,中美交鋒持續火花四射。對此,有中國學者指出,關稅戰是第一階段,如今中美博弈已進入第二階段,牽涉議題比第一階段更廣,而川普政府可能會打出台灣牌以迫使中國讓步。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27日舉行報告會,與會學者針對川普2.0的美國內政外交局勢各抒己見。其中,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表示,中美之間隨著日內瓦會談結束,雙方同意90天內大幅互降關稅,第一階段博弈告一段落,如今進入第二階段博弈。
吳心伯認為,第二階段博弈中,中美在國際關係上都在爭取包括拉丁美洲、亞洲、歐洲和中東在內的第三方勢力支持。中國本月中旬舉行拉美和加勒比海國家共同體論壇、川普則出訪中東三國。雙方在外交上展開激烈交鋒,都想拉攏其他國家站在自己這一邊。
另外,中美在晶片領域也正展開新一輪角逐。美國商務部對華為昇騰晶片發佈禁令,顯示之前美國看重的是保持晶片技術的領先地位,現在可能更關注與中國在晶片市場的爭奪。
吳心伯研判,中美第二階段博弈涉及的議題比第一階段更廣,可能涵蓋中國服務市場開放、人民幣匯率、美國對中國技術限制等等。美國如今已經意識到關稅牌效果有限,下一階段為了迫使中國讓步,川普政府可能會打出外交牌、安全牌、台灣牌等等。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則認為,經過一輪關稅戰後,中美雙方都更清醒理性地認識對方,這實際上降低了軍事衝突的可能。宋國友指出,關稅戰本質上也是一種戰爭,是兩國通過全國範圍的動員和戰略規劃,達成一種彼此相對能夠接受的外交鬥爭。這樣的一種劇烈鬥爭,同樣會消耗彼此衝突的勢能,讓中美知道雙方的實力和底線,避免軍事上可能的誤判,「所以打關稅戰比打軍事戰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