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賴清德執政周年 小笠原:川普成大罷免關鍵

▲總統賴清德今(20)日上午發表執政周年談話。(圖/記者陳佩君攝,2025.05.20)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05-20 11:57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20)日上午發表執政周年談話,稱現在的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期許今後面對挑戰不退縮,面對未來勇往直前,用台灣人的韌性、不服輸的幹勁,迎風轉型、穩健前行。對此,目前在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擔任榮譽講座教授的日本知名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接受日媒專訪分析台灣時政,指出朝野攻防讓台灣選民的兩極化加劇,政局動盪。展望未來,美國總統川普將成為牽動台灣政局的關鍵人物。
小笠原欣幸接受日媒《朝日新聞》專訪,暢談台灣政局。賴清德的支持率在過去一年中始終維持在接近50%左右,小笠原欣幸認為,賴清德就任後的支持率高於總統大選的40%得票率,原因是對於立法院朝小野大感到危機的中間選民,例如去年大選中將票投給第三勢力民眾黨的部分選民,如今轉而支持賴政府。

然而,小笠原欣幸指出隨著藍白合成立在野聯盟,台灣政治版圖又回到過去藍綠兩大陣營對立的局面,雖然賴清德的支持率上升,但選民的分化也更加明顯。賴政府反對的法律接連被通過,政局混亂極為嚴峻,這種現狀讓朝野雙方的支持者都感到強烈的不滿與危機感。
對於「大罷免」活動,小笠原欣幸直言大罷免的結果可能會對今後的政權運作以及台灣政治帶來重大變化,但目前很難預測未來走向。如果大罷免成功,且民進黨在補選中成功獲得6席,便能再度在立院過半,有利於往後執政。另一方面,假設民進黨最終僅通過大罷免新增3或4席,仍未在立法院過半,則將被視作失敗。有批評聲音指出,透過罷免來改變去年的選舉結果,這樣的做法本身值得商榷。即使罷免由公民團體主導,民進黨也明顯在背後支持,若罷免與補選結果不如預期,反而會讓在野黨取得更多正當性,進一步對執政黨施加壓力。
在兩岸關係方面,小笠原欣幸認為從賴清德的發言中可以看出他保衛台灣的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賴清德雖然延續了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路線,但透過展現更不向中國屈服的堅定意志,呈現與蔡政府不同的風格。賴政府今年3月註銷在社群媒體發表支持「武統」的中國籍配偶居留權,在民調中獲得67.5%的支持,顯示像這樣訴求強化台灣安全的措施對於賴政府的支持率有正面幫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罷免的聲勢。
被問到賴清德今年4月的支持率比上個月下跌8.1個百分點時,小笠原欣幸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直接衝擊,川普對台灣提出32%的高關稅,而在宣布的前一晚,行政院長卓榮泰還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請大家安心睡覺」,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意料,讓人懷疑台灣的外交與國安部門,是否未能及時掌握足夠情報。民進黨政府一向走親美路線,卻被美國課以高關稅,令台灣民眾感到不滿,直接衝擊了政府的支持率。
小笠原欣幸進一步分析,「疑美論」在台灣本來就存在,暗中醞釀已久。根據民調,有高達82%的受訪者認為川普政府對台關稅措施「不合理」,顯示了民意的不滿。不過,小笠原欣幸特別強調,即使台灣民眾不信任川普政府,也不代表台灣輿論會轉向認為「中國比美國好」,這一點非常重要。
小笠原欣幸結論,川普政府的對台態度將會影響台灣政局的朝野攻防。目前對等關稅仍處於90天的協商期,談判結果出爐時,正值大罷免投票進入白熱化階段,而到了年底補選時,美中關係的大致輪廓也將逐漸清晰。
如果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政策仍在賴清德政府的可控範圍內,那麼將對執政黨有利。然而,若美方在關稅、半導體、軍費支出等議題上對台灣提出不合理要求,情勢將轉而對在野黨有利。雖然大罷免表面上看是台灣的內部政治衝突,但實際上卻受到外在川普因素的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