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影/歐洲終戰80周年!柏林彈痕見證二戰傷痛

▲二戰結束八十年後,柏林一處房屋仍能看到戰爭留下的彈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二戰結束八十年後,柏林一處房屋仍能看到戰爭留下的彈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NOWnews今日新聞] 今(5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歐洲戰場終戰80周年,1945年的今天,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勝納粹德國,如今的柏林已經煥然一新,但仍能見到戰爭帶來的傷痕。

納粹垮台 柏林戰役的關鍵時刻

美聯社報導,柏林當時是希特勒的權力中心,在二戰的最後階段,盟軍從東西兩面包圍,柏林成為最終目標。1945年4月16日,蘇聯軍隊向柏林進攻,戰爭讓城市淪為廢墟,同年月25日柏霖被包圍,五天後希特勒在地堡中自盡,5月2日守軍投降。蘇聯紅軍的紅旗在德國國會大廈升起,象徵著戰勝納粹德國。

<p>▲1945年5月7日,人們在紐約時代廣場慶祝二戰結束,一群人聚集在戴著希特勒面具的少年周圍,慶祝德國投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p>

▲1945年5月7日,人們在紐約時代廣場慶祝二戰結束,一群人聚集在戴著希特勒面具的少年周圍,慶祝德國投降。(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兩次投降 歐洲勝利日紀念二戰

自1945年4月底開始,各地納粹軍隊陸續投降,最後,歐洲所有納粹軍隊都無條件投降。不過歐洲盟軍最高指揮官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實際上在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在法國蘭斯舉行的儀式上接受了納粹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官方公告則被推遲到第二天。但蘇聯認為投降沒有承認其軍隊的犧牲,5月8日午夜,德國在柏林簽訂第二份投降協議,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條件投降。不過當時日本仍在最後奮戰,直到同年8月,美國在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原子彈,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5月8日,隨歐洲勝利日慶祝活動持續到深夜,人民擠滿紐約時代廣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45年5月8日,隨歐洲勝利日慶祝活動持續到深夜,人民擠滿紐約時代廣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歐洲各國都會在5月8日以不同方式紀念二戰歐洲戰爭的結束,也是向世界訓示戰爭的傷害。俄羅斯也在5月9日慶祝勝利日。

平民回憶 空襲下的童年與戰後重建

現年89歲的伊娃·瑪麗亞·科爾布回憶戰爭最後六個月的空襲,「我們每個人的床邊都放著一個小箱子,甚至孩子們也是如此,當發出空襲警報時,你必須迅速穿上一些東西,然後躲到地下室」。

1945年戰爭結束,科爾布感嘆,「希特勒也不再活著,這當然讓人鬆了一口氣……所有不是納粹的人都非常非常感激戰爭結束了」。經過十多天激戰,柏林許多地區變成一片廢墟,科爾布回憶學校被毀了一半,屋頂已經沒了,二樓和三樓也不見了,但她們還是要去上課,只有下雨天才會取消。

▲1945年7月10日,在美英多次空襲後,德國首都柏林大片區域遭到毀壞,畫面左側中央的圓頂建物,是嚴重受損的德國國會大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45年7月10日,在美英多次空襲後,德國首都柏林大片區域遭到毀壞,畫面左側中央的圓頂建物,是嚴重受損的德國國會大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柏林圍牆 歷史的另一道裂痕

當年的老兵也有不同想法,曾在皇家海軍女子服務隊 (Women's Royal Naval Service) 擔任信號員、現年100歲的多蘿西婭·巴倫 (Dorothea Barron) 回憶,她還記得大家團結擊敗共同敵人的情誼,「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因為我們終於阻止了德國人進入英國,我們堅決不讓他們踏足我們的國家,絕對不會」。同樣百歲的默文·克什(Mervyn Kersh)則說,「沒有實力就不可能有和平」,歐洲勝利日應該提醒現今的領導人,無論身處何處,都必須勇敢反抗霸凌和專制者。

▲1945年5月4日,剛被德軍釋放的英國戰俘,與偵查隊會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45年5月4日,剛被德軍釋放的英國戰俘,與偵查隊會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戰後柏林被劃分為由戰時盟軍控制的區域,這種分裂最終演變成冷戰時期的分裂,導致兩個德國於 1949 年成立,並最終於 1961 年建造柏林圍牆。直到28 年後,隨著東德共產主義統治的崩潰,柏林圍牆倒塌,德國在1990 年統一,國家政府於 1999 年遷至柏林,議會在當時升起蘇聯紅旗的國會大廈舉行議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年後,德國柏林市中心一棟房屋的外牆仍留有砲彈留下的彈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年後,德國柏林市中心一棟房屋的外牆仍留有砲彈留下的彈孔。(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