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印度怒封大壩水源 稱一滴水也不給巴基斯坦

▲在印度一座水壩切斷水源後,一名男子坐著看幾近乾涸的契那布河。(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5-06 14:27
[NOWnews今日新聞] 在印度克什米爾(Kashmir,喀什米爾)上月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局勢再度緊張升溫。印度媒體指出,印度暫停了《印度河水協議》,並切斷了契那布河(Chenab River)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並放話不允許印度河「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綜合媒體報導,在上個月,印度避暑勝地巴哈甘(Pahalgam)恐怖攻擊事件後,印度強化對巴基斯坦的外交施壓,其中也包括中止了《印度河水協議》(Indus Waters Treaty),限制經由巴格里哈爾大壩(Baglihar Dam)流往巴基斯坦的水量。
《印度河水協議》是由世界銀行斡旋,自1960年以來要求兩國共享水資源及水排放資訊,以防止對下游環境造成的傷害。該協議保障巴基斯坦80%的農田灌溉水源。
有消息人士稱,印度已經切斷了巴格里哈爾大壩流往巴基斯坦的水量,並計劃在奇什甘加(Kishenganga)大壩採取類似措施。
畫面顯示,位於印度查謨(Jammu)阿克努爾(Akhnoor)地區的契那布河水位,近日罕見地降至腰部以下,為多年來首次,5日時吸引許多當地民眾驚訝聚集在幾近乾涸的河床上。

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國營NHPC有限公司(NHPC Ltd)與查謨與喀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聯邦直轄區當局展開了「水庫沖淤」作業,藉此清除堆積於水庫中的泥沙。一位消息人士指出,此過程初期會將含泥沙的水排入下游,可能造成突發性淹水,之後隨著水庫重新蓄水,流量則會下降。
水力發電工程的沖淤作業需要將水庫幾近排空,強力排出淤泥,而淤泥堆積正是導致發電效率下降的主因之一。消息人士指出,「沖淤不是常見操作,因為會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若此舉可能導致下游地區淹水,理應事前告知下游國家。」
雖然這項工程短期內不太可能威脅到仰賴印度河流進行灌溉和水力發電的巴基斯坦,但若其他水壩也進行類似操作,巴基斯坦未來可能會面臨影響。印度水資源部長上月誓言「確保印度河的每一滴水都不會流入巴基斯坦」。
面對印度的舉動,巴基斯坦表示,印度中止《印度河水協議》的行為是「非法的」,並在聲明中表示,將會特別向安理會通報印度的「侵略行徑、反復挑釁和煽動性言論,對地區及全球和平穩定構成了何種嚴重威脅」,以及印度「試圖非法單邊暫停《印度河水協議》的行為,明顯違反其國際義務」,呼籲安理會採取適當措施應對上述「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
自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曾為克什米爾問題爆發三次戰爭中的兩場,以及多次短暫衝突。
此次印巴衝突源自於上月22日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遊客的恐怖攻擊事件。這起事件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多人受傷。印度指控巴基斯坦人涉案,抨擊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義」,兩國陷入戰略對峙。此後一天,印度祭出一系列外交反制措施,暫停了《印度河水協議》,之後還宣布禁止巴基斯坦船隻進入印度港口等多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