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台幣飆升 外媒:資金恐撤出、美國應關注

▲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兌美元匯率單日飆升,漲幅接近10%。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5-06 11:33
[NOWnews今日新聞] 新台幣在5月2日單日大漲3%,創近40年最大漲,震撼全球市場。外媒指出,即使多數美國投資人從未想過要交易新台幣,仍須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預示著美元長期走弱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一篇由德莫斯(Telis Demos)和巴克(Aaron Back)撰寫的專欄文章指出,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兌美元匯率單日飆升,漲幅接近10%。對多數美國投資人來說,可能從未想過要交易新台幣,為何值得關注?
原因是新台幣大漲可能預示了一個美元長期走弱的世界,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川普政府推動的全球貿易戰;同時,也因為這可能對個人與企業帶來實質影響,特別是外資減少投入美國市場的結果,若美元吸引不到外資,將會衝擊金融市場。
台灣仰賴半導體及其他科技產品出口,加上貨幣相對便宜,長年對美維持龐大貿易順差。這使得台灣持有大量美元資產,並投入美國市場。
實際上,台灣壽險公司長年購買美國債券,等於台灣資金實際「借錢給美國」。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賽策(Brad Setser)長年研究的資料,台灣壽險業者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其中多數是美債。但當台幣升值、美元走貶時,這些投資對台灣投資人來說價值就會縮水。
文章指出,儘管台幣這波走升看似劇烈,實際上只是回到2022年的水準。但如果像台灣壽險業這類的投資人預期美元會持續走弱,或是對美國投資市場失去信心,可能促使台灣資金撤出美國市場,並重新配置至其他貨幣或地區資產,這對美國借款人來說意味著資金成本上升。
像是蘋果(Apple)與輝瑞(Pfizer)就曾透過發行美元債券,吸引台灣投資。而風險不只來自台灣,歐洲銀行是美國市中心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資金來源,日本銀行則資助了更多高風險的美國貸款。
這些外資的流入使得美國企業與個人借貸成本降低。但一旦這些資金流減緩甚至枯竭,借款成本將會上升。賽策與哥倫比亞法學院講師楊格(Joshua Younger)共同研究指出,與台灣海外債券持有有關的波動性市場交易,甚至可能對美國房貸利率產生可觀影響。
針對台幣匯率異常走勢,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召開記者會強調,美國並未要求台幣升值。此次台幣強勢回升,純屬市場行為,央行並未干預。
文章表示,無論這次匯率波動是否與貿易談判直接相關,它都再次提醒人們,美國貿易政策可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無論是川普政府主動壓低美元以促進出口,還是投資人對美國失去信心而拋售美元,最終承受代價的,可能都是美國的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