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新加坡海外選民熱情爆棚 奔波千里只為投票

▲新加坡5月3日舉行第14屆全國大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陳貞妤/綜合報導 2025-05-03 22:49
[NOWnews今日新聞] 新加坡大選於今(3)日舉行,這是總理黃循財自李顯龍手中接棒後,首次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身分出征的全國選舉,被視為對他領導能力的重大考驗。這股政治浪潮早已蔓延海外,超過1.8萬名旅外新加坡選民積極投入投票行列。
根據新加坡選舉局資料顯示,2025年登記的海外選民總數達18389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約53%選擇郵寄投票,另有8630人親赴全球10個設置的海外投票站,包括倫敦、華府、香港、東京、北京與上海等地。這是新加坡自2006年開放海外投票制度以來,最受關注的選舉,反映出選民對政局變化的高度敏感。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中國,61歲的田晨莊從蘇州開車趕赴上海總領館,這是他第四度參與海外投票。他表示,這次選戰格外激烈,「執政黨這回不一定穩贏,很刺激」。40歲的卓欣娛一家也從蘇州駕車兩小時前來投票,更為此改了赴日旅遊機票,額外花了約人民幣4000元。她說,雖然海外投票沒排隊,但我還是很緊張,因為這一票真的可能影響未來。
在北京,24歲的莊巧宜是位「首投族」,她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一早從西邊校園搭車到東邊的新加坡大使館。她原籍馬來西亞,2年前歸化新加坡公民後首次參與選舉,並坦言「非常興奮」,也認為「投票不是形式,是責任」。
不只中國,日本的新加坡僑胞同樣展現投票熱情。曾任教南洋理工大學的許成委教授為了投票,與家人從新潟開車5小時抵達東京。他表示,孩子的教育是自己最關心的議題,新加坡的住房政策雖好,但教育成本太高。現居石川、從事觀光業的施韋任則搭機往返東京,花費300新幣(約新台幣7431元),只為完成投票使命。
旅居韓國的新加坡公㢯雖然沒有設立海外投票站,但可採取郵寄投票的方式。新加坡人聯誼會幹事蔡姵綺表示,「這是我第二次郵寄投票,雖不在國內,但對選區發展一樣關心」。首次郵寄的顧問蘇梅燕也說,申請與寄送流程「比想像中還簡單」,並坦言仍長期關注新加坡政治,「我父親年紀大了,盛港選區對長者的服務做得很好,這讓我很有感」。
新加坡於2006年首次允許旅外公民投票,初期僅設5個投票站,2020年總統選舉時擴增至10個站點並推行郵寄投票。這項制度的推動,源於政府期望讓全球近20萬名合格公民都能參與民主過程,並強化國民對國家的連結與認同,新加坡人以實際行動證明,「這一票,值得奔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