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新加坡今大選!國際政治學者趙君朔分析

▲新加坡大選3日登場,外界關注最大反對黨-工人黨,以及長年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這2黨這次的選舉結果,或將成為新加坡未來真正落實民主的指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新加坡大選3日登場,外界關注最大反對黨-工人黨,以及長年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這2黨這次的選舉結果,或將成為新加坡未來真正落實民主的指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新加坡大選投票,於今(3日)登場,這是李家王朝退位後的首次大選,國際政治學者趙君朔在臉書發文分析,新加坡真正的民主大計能否啟動,就看今天大選結果如何,可以合理預期,反對派「工人黨」(Workers' Party)應該會選的不錯 。

新加坡長期由開國總理李光耀和他的兒子李顯龍執政,是到近年李顯龍才將總理大位,轉移給出身平凡家庭的黃循財,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一直是由「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PAP,簡稱人行黨)執政,外界預料這次也會贏得多數席次,但得票率將是重點觀察指標。主要反對黨之一的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Pritam Singh)選前受訪時曾指出,希望國會能有更多代表新加坡的多元聲音。

趙君朔3日上午在臉書發文,指新加坡一直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謎題」,甚至說是黑洞也不為過 ,也是石油國家之外,唯一人均所得這麽高,經濟發展程度這麽好,卻還不是民主政治的國家。

趙君朔認為,如果這次工人黨能在5個集選區全贏,或在8個有推出候選人的選區、共26位候選人中,贏得20席以上,那麼人行黨可能會被迫換新總理;如果能拿下3-4個集選區,在民主聖地後港之外的另兩個單選區也有斬獲,那一樣是漂亮的勝利。

趙君朔分析,2黨各自的優勢和強項在於,在通膨、川普關稅陰影下,人行黨強調「有經驗的領導」;而工人黨則在通膨之外,還主打房價太高、教育需要改革等議題,而從工人黨集會的現場和網路影片點閱率來看,可以合理預期,這次工人黨應該會選的不錯。

趙君朔進一步指出, 如果工人黨這次能拿個20席左右,下次大選就要想辦法拿下能阻擋人行黨單獨修憲的1/3 席位,也就是30席左右。若2030年能達到這個中期目標,那麽差不多10年後,也就是2035年,工人黨就可以開始正式挑戰、試圖終結人行黨長期的「一黨獨大」。

接下來,趙君朔回顧過去10多年,新加坡選舉的一些歷史,認為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有望帶領工人黨再上一層樓。以這次大選的熱點-榜鵝集選區來看,畢丹星、榜鵝的候選人藤沛源的猛攻,以及黃循財和顏金勇等人的回擊 ,一來一往成為熱議話題,最後誰會在選票上得利,就看今晚分曉。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