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美中關稅戰玩「膽小鬼遊戲」 解套方法曝

▲美國與中國都拒絕率先承認自己有意願談判,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場「膽小鬼遊戲」。(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5-02 16:31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祭出全球最高的「對等關稅」後,使得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美國近日多次表示正在就關稅問題與中國談判,而中國商務部也在週五(2日)表示,北京正在評估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的可能性。不過讓人注意到的是,雙方都拒絕率先承認自己有意願談判,有分析指出,這其實是一場「膽小鬼遊戲」,「誰先承認自己主動提出關稅談判,就會被認為在談判中讓步、失去談判籌碼。」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週四(1日)時發文稱,「中國沒有必要與美國談判。從談判的角度來看,目前應該是美國更著急。」在一天之後,中國商務部便延續著此論調,發出了最新聲明。
中國商務部一名發言人週五宣布,北京正在評估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的可能性。該名發言人向記者表示,「美方官員多次表達了與中方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的意願,中方的立場始終如一。如果要打,我們奉陪到底;如果要談,談的大門始終敞開……如果美方真想談,應該拿出誠意,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方面加徵的關稅。」
這無非是全球各界期待已久的消息,因為美國對部分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高達245%的驚人關稅,嚴重壓抑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並引發經濟衰退的疑慮。
川普在上週就以宣稱雙方已經開始談判,但這一說法則遭到北京否認。報導指出,美國與中國的這類言論延續了雙方你來我往的模式,也就是「雙方都拒絕率先公開表示願意談判。」
問題不在於談判會不會進行,而是何時、在什麼條件下,以及由誰率先提出。專家形容這是一場「膽小鬼遊戲」(game of chicken),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都試圖維持面子,同時在暗地裡尋求雙贏的結果,也就是讓貿易戰降溫。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莊嘉穎(Ja Ian Chong)認為,雙方會這樣你來我往,是因為「華府和北京都不想被看作是讓步的一方。」他表示,「但若能降溫,對雙方整體而言都是有利的,因此還是有推動的誘因。」
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文笛則形容,「這就像兩輛賽車迎面而來,誰先閃開誰就被視為較弱的一方。而目前雙方都不想顯得軟弱。」宋文笛表示,美中領袖都不願成為第一個要求談判的人,「誰先著急就代表失去談判籌碼。雙方都把對方描述比較急的那一方。」
這種雙方都想要同樣結果,卻不願先提的僵局,就形成了所謂的「建設性模糊」策略,刻意使用模糊的語言,使雙方都可以聲稱自己立場正確。

宋文笛指出,北京現在展開宣傳戰,企圖找出下台階。「北京正試圖透過文字遊戲,創造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下台階,讓他們可以逐步從這場升級對抗中退下來。」宋文笛認為,要擺脫這場「膽小鬼遊戲」,其中一個方式是引入第三方調解者,幫雙方提供台階下。
另一個方式,是對「對方已主動接觸」這種說法採取「更寬鬆的理解」。如此一來,真正先坐上談判桌的一方仍可宣稱自己只是回應,而非主動出擊。對川普與習近平來說,這也意味著雙方都可以聲稱自己在貿易戰中取得了某種勝利後再開始談判。
莊嘉穎指出,表面觀感在這裡非常重要。雖然貿易戰降溫是一個目標,但對川普與習近平而言,另一個當務之急則是「在國內展現勝利」。他表示,「川普顯然希望展現他讓北京屈服。而對中國來說,習近平也希望向國內民眾與國際社會證明,他讓川普變得更理性、更溫和、更願意讓步。」
報導指出,兩位領導人都正面對不得不談的壓力。川普難以平息外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出現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萎縮;另一方面,習近平在加徵關稅前就已面對長期消費低迷、房地產危機與高失業率,現在更需要安撫中國民眾,證明他能夠撐過貿易戰,並保護疫情後仍未完全復甦的經濟。
宋文笛稱,「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川普與習近平都知道這場貿易戰不可能是一方全勝的結局。川普也明白他不可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全部,所以他正在尋找中國願意讓步到什麼程度,讓他能在國內塑造出『贏了』的形象。」
而中國也並非不願談判,而是正在找適當的談判條件。宋文笛接著說,「北京對內需要面子,好讓中國領導層可維持『東升西降』的論調。東方向西方磕頭絕對不屬於東升形象。」
截至目前,美國方面尚未否認中國提出「美方已主動接觸」的說法。但莊嘉穎指出,雙方都做出這樣的說法,本身就表示「雙方已經有某種接觸」。目前跡象顯示,美中尚未達到可以解套的共識,「各方都希望能從對方獲得讓步,所以在他們賭對方先眨眼前,這種僵局還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