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司法焦點

輸菜鳥 !14年遊戲工程師不知HP是血條被炒

▲高雄一名留美雙碩士遊戲工程師工作14年,不知道HP是遊戲血量。(示意圖/取自pixabay)

▲高雄一名留美雙碩士遊戲工程師工作14年,不知道HP是遊戲血量。(示意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高雄一名手遊研發公司的廖姓資深工程師,是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畢業生,具有電腦科學和語言學雙碩士的學位,月薪4萬2950元,但進入遊戲產業14年不知道「HP」是遊戲角色的血量,同事不懂為何跟他溝通還要解釋這個基本常識,加上他無法獨自完成遊戲「前後端共寫」的工作,限期輔導仍沒改善,遭到公司解雇,他卻上法院提告「違法解僱」。

廖姓工程師主張,公司嫌他年紀越來越大卻不會交際,在遊戲公司上班卻不玩遊戲,對他工作百般挑剔,明知他負責某款遊戲的後端工作(伺服器應用程式開發),卻改調另一款遊戲的前端工作(使用者介面開發維護),他不熟、公司又不對他教育訓練,再以績效不佳為由資遣他,有「不當調職」、「未考量勞工生活利益」等違反勞基法的情形。

但法院調查,廖姓工程師當初進公司時,並沒有跟公司約定只負責遊戲後端,而且他完成過某一款遊戲的前端工作,顯然他具備遊戲專案前後端的工作能力。2020年遊戲公司發現,業界會把前後端程式交給同一位工程師寫,可縮短遊戲開發時程、節省人力,因此跟進同業,整間公司的工程師都配合新制度,都是一人兼顧遊戲前後端,只有廖姓工程師不願配合。

2023年11月,廖姓工程師負責的遊戲已經完成自動化,不再需要專人處理後端工作,公司指派新的遊戲專案給他,再派另一位資深同事協助,過了2個月進度仍是零;2024年1月公司讓廖姓工程師加入另一個遊戲團隊,對他啟動3個月的「PIP計畫」(員工輔導改善計畫),但最後完成率只有34%。

遊戲公司主管到法院作證,在公司實施「「前後端共寫」新制前,廖姓工程師基本上都有完成工作項目,但因為他不玩遊戲,所以對遊戲的認知很膚淺,企劃人員多次反應跟廖姓工程師溝通需要很大的代價,例如他不知道遊戲HP(遊戲角色的血量)的意思,導致企劃人員必須要詳細解釋每件事情。還有一次要開發遊戲新功能,覺得廖姓工程師最熟就交給他,但他做不出來,反而另一位資歷1年多的工程師,只花2個多月就做出來了。

遊戲公司主管表示,在公司實施「「前後端共寫」新制度之後,廖姓工程師每況愈下,有一些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是不想做、懶得做。主管認為帶專案要背負營收的壓力,因為做遊戲的收入狀況一定是每年都下滑,所以團隊要進步,不然成本會增加,市場競爭很激烈,但他認為廖姓工程師只想隨便作一作,或者不要開發新功能最好。

法官結論是,廖姓工程師無論在工作品質、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等項目都表現不佳,專業能力不足又欠缺改善意願,在限期輔導改善期間依然故我,不接受主管的建議也不遵守主管規劃的進度,工作能力與態度都沒變好,確實無法勝任工作,無法達成遊戲公司僱用目的,因此判決解僱合理。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