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日本達人示警機場ATM恐藏陷阱 3建議避踩雷

▲台灣民眾熱愛出國旅遊,但是有時候海外旅行一些看似普通的行為卻也暗藏陷阱,就有日本媒體人分享親身經驗,提醒大家機場ATM可能存在的風險。(示意圖/翻攝Pixabay)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04-25 17:47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民眾熱愛出國旅遊,但是有時候海外旅行一些看似普通的行為卻也暗藏陷阱,就有日本媒體人分享親身經驗,提醒大家機場ATM可能存在的風險。
《讀賣新聞》數位編輯大森亞紀透露個人親身經歷,明明人在日本,卻突然接到通知說自己的信用卡在秘魯被連續提領,共約領出6萬日圓,但她根本從未去過秘魯,於是立即通知信用卡公司停卡。
仔細回想後,發現可能是在之前在巴西與阿根廷時,於當地機場內ATM領取現金時卡片遭到側錄(Skimming),進而導致之後遭到盜刷。幸好她在海外使用的卡片是不能直接連結個人銀行帳戶的預付卡,因此被盜刷的金額不大,且馬上收到通知。
根據日本外務省公告,之前就發生過數次日本旅客在巴西聖保羅瓜魯柳斯國際機場使用ATM後,卡片遭到盜刷的案件。由於旅客剛抵達異地,不熟悉當地ATM操作方式,機場ATM成為有心人士下手的常見目標。日本外務省也指出,類似狀況不僅發生在巴西和南美洲,歐洲等地的機場ATM也都曾出現過類似盜刷案件,大家可能會以為各國機場是安全的地方,但其實仍然暗藏危機。
日本駐外領事館對此提出3點建議如下:
1.盡量避免使用機場或人流稀少地點的ATM,若必須領錢,應選擇設置於銀行分行內、有管理人員的機器。
2.使用前請確認插卡口及密碼鍵盤是否有異常裝置,使用後應透過網銀或刷存摺等方式,確認帳戶是否有異常支出。
3.可在出發前先準備少量美元現金,抵達機場後再到有人管理的兌換所換取當地貨幣。
日本信用卡協會統計顯示,2024年因信用卡遭不正常使用導致的損失金額超過555億日圓。其中,盜刷造成的損失在日本國內為1.7億日圓,在海外則為4.2億日圓,顯示在海外被盜刷的風險更高。日本駐外領事館指出,由於原則上需要受害人到當地報案,旅客回國後即使發現被盜刷也難以循當地司法途徑處理,成為有心人士利用的漏洞。除了小心ATM側錄,近期自助旅遊網站也出現許多惡意釣魚網站,誘導民眾在預訂飯店或當地行程時輸入信用卡資訊,竊取個資,提醒民眾務必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