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內幕
台鐵的列車採購符合安全嗎?

- 富國傳媒編輯部 2022-07-05 16:12
富國傳媒接獲來自英碩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訊達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信傳訊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聯名,針對台灣鐵路管理局110年10月21日公告為鐵路支線(集集、內灣、平溪)採購六十輛「環保車輛」之標案提出質疑。
該三家公司表示,每一輛行走在鐵軌上的車廂,都有「轉向架」的設備,這個轉向架是最重要的部位。如同一部飛機或汽車的引擎,尤其「動力轉向架」更是重要,技術也最艱難。
台灣所有軌道車輛的動力轉向架都是由國外進口,國內廠商從來沒有製造的經驗與能力,國內廠商若自行開發設計與製造,台灣鐵路局亦無測試與驗證的設備與能力,必須送到國外獨立驗證公司,進行各種破壞及非破壞測試,曠日廢時,技術非常高,絕不是簡單具有組裝之經驗即可代替。
因此,台鐵之載客車輛標案,都會明定「須具有製造相當數量之經驗之廠商」,以避免高速運轉下因製造品質不良故障,而造成對於旅客及軌道設施之危害。
投訴廠商指出,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並無轉向架製造之經驗與能力,卻打算以「組裝」非動力轉向架之經驗打迷糊戰,來混充「製造」經驗,欲拿下金額56億7千萬的標案,但台鐵公司內部的工程人員、技術人員心中充滿著不安與疑慮。
經富國傳媒向台鐵內部員工查證,發現負責本案的台鐵員工並不願意出面證實本次招標案會由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來得標,深怕得罪高層而丟掉飯碗。
提出質疑廠商指出,過去台灣鐵路管理局的標案,均允許國外的商社參加,不論是日立或者日本車輛,或者是川崎重工等,因為風險分擔、財務支援的考量都會共同合作投標。這次台鐵的標案,在資格中已將國外商社剔除,意即只剩台灣車輛公司能參加投標,這是不曾發生的案例。
台車公司前兩年曾為打造淡水輕軌使用車輛,向德國購買車輛的設計圖,然後依樣畫葫蘆,照圖施工,但這28億的工程卻迄今無法驗收,問題叢生。「國車國造」固然是國家長遠的目標,但攸關國人重大之行車安全,容不得一點馬虎或敷衍,更不容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