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快訊

修憲門檻過高? 立委籲修法通過

▲詹為元指出,本次修憲複決總投票數約1,134萬票,超過通過門檻962萬票,所以沒有通過問題,不能完全怪罪修憲門檻高。(圖/記者陳明安攝影,2022.12.16)

▲詹為元指出,本次修憲複決總投票數約1,134萬票,超過通過門檻962萬票,所以沒有通過問題,不能完全怪罪修憲門檻高。(圖/記者陳明安攝影,2022.12.16)

在本次18歲公民權的修憲公投案中,許多人以日本、韓國,甚至馬來西亞為例,探討這些亞洲國家為何能成功下修公民權的年齡限制,並討論台灣是否有修憲門檻過高的問題,甚至有團體提出無須透過修憲的手段,而是可以修法的方式,就能促成18歲公民權。

為此,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其他國家之所以容易調整,是因為他們可以直接修法的方式促成,另外他也指出,「修憲公投不只是門檻問題,還包括投票的動力,這種動力包含衝突性,沒有衝突大家就不想投票,而18歲公民權由於檯面上無人反對,就也缺少了衝突。」

而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則以他國調降年齡的結果表示,無論是日本、韓國還是馬來西亞,在實際通過之後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因此希望現在,有機會通過修法達到這個結果。張育萌說:「目前大家覺得這條路(修憲)很困難,要處理修憲門檻也是一個議題,除此之外,這次的公投結果,呈現有過半的人支持18歲公民權,那立法院也還有責任討論最後落實這件事。」

為此,廖元豪以憲法160規定為例表示,由於憲法規定6至12歲一律受國民義務教育,保障學童「六年」的國民教育,但民國57年推動的九年國教,也無人提出違憲的說法,廖元豪說:「因為法律可以給的權力比憲法還多,憲法是給最起碼的權利。」因此他主張,以修選罷法、公投法的方式,即可實現18歲投票權,不一定要通過修憲的手段。

如此看來,透過立院修法就可以通過18歲公民權的話,又何須進行這次的修憲複決呢?準台北市議員詹為元就提出看法,「接下來的會期,我們可以去推動立法,但是民眾就會質疑,現在公投完民意展現如此,那立法院在投完票再推動這個修法,這次公投複決的意義又在哪裡?因果關係一旦交錯之後就會有不一樣的聲音。」

同時,詹為元指出,這次並不是沒機會通過修憲門檻,因為總投票數約1,134萬票,超過通過門檻962萬票,所以這次沒過,不能完全怪罪修憲門檻高,反而透過正反方1:1的投票結果,呈現出社會不夠有共識的事實。另外他也表示,「修憲門檻是固定的,如果單純為了18歲公民權去修改修憲門檻,未來很多議題會變得有點雜亂無章。」

然而,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認為,這次的修憲公民複決,如果以正常公投的標準,在「同意票多於反對票」、以及「達到全體選舉人的四分之一」兩項規定都已達標,立法院可以主張通過公投法創制的精神,把選舉權下修到18歲。

鍾佳濱說:「我認為兩件事情,要不要通過18歲公民權可以透過修法,再來是增修條文第12條的程序有沒有問題,可以提請大法官解釋。」同時他提到,修憲程序要什麼門檻是可以討論的,但是以法律案來講,只要同意票多於反對票就可以推動,不要把共識說成沒有人反對,共識應該是多數決。

究竟18歲公民權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才能在不引起社會反感的情況下,滿足多數人的權利福祉,不僅是立法機關和民間團體要致力的目標,更是社會大眾需要共同努力、彼此溝通的課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