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聯合國揭緬軍酷刑 東協外長團訪緬

▲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以來,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雅婷/綜合報導 2025-08-13 10:30
[NOWnews今日新聞] 聯合國調查發現緬甸安全部隊系統性實施酷刑的證據,並確認部分涉案高層官員身分。同時,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宣布,將與泰國、菲律賓及印尼組成東協外長代表團,9月前往緬甸協調羅興亞難民問題。
緬甸問題獨立調查機制12日發布16頁報告指出,受害者遭受的酷刑包括毆打、電擊、輪姦、勒頸及用鉗子拔指甲等。該機制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018年成立,專責調查緬甸安全部隊違反國際法的證據。
負責人庫姆吉安12日發表聲明表示:「我們發現包括目擊者證詞在內的重要證據,顯示緬甸拘留設施存在系統性酷刑。」
報告指出,酷刑有時導致死亡,連兒童也遭受酷刑。當安全部隊找不到目標成年人時,其子女成為代罪羔羊,在盤問過程中面臨酷刑折磨。
緬軍政府發言人並未回應置評請求。報告顯示,緬軍政府也未回應緬甸問題獨立調查機制提出的20多項核實資訊請求,以及入境緬甸的申請。
庫姆吉安12日在日內瓦記者會表示,調查人員關注酷刑問題是因為許多受害者能指認施暴者,這有助於未來將施暴者繩之以法。不過他也提到,聯合國預算削減影響調查進度,用於性暴力及兒童犯罪研究的捐款以及證人安全保障資金將於年底耗盡。
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以來,國內局勢持續動盪,與民族地方武裝及反軍政府武裝的暴力衝突不斷。此前,緬軍已長期面對暴力鎮壓羅興亞等少數民族的指控。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首相安華12日表示,大馬與部分區域夥伴準備組團訪問緬甸,為羅興亞難民爭取和平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安華與來訪的孟加拉臨時總理尤努斯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說:「我們的外交部長莫哈末哈山未來幾週將與印尼、菲律賓及泰國協調組團訪問緬甸,以確保實現和平,並妥善解決針對部分少數民族及緬甸人民的暴行。」
莫哈末哈山上週透露,他將於9月19日率領泰國、菲律賓及印尼外長組成的東協代表團前往緬甸,考察緬軍政府解散及結束緊急狀態後,新政府治理下的緬甸局勢。
緬甸軍警自2017年起對若開邦羅興亞人展開血腥鎮壓,導致羅興亞人大舉出逃。目前約100萬羅興亞人居住在孟加拉南部靠近緬甸邊境的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這是全球最大的難民營,環境簡陋擁擠。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12日警告,連年戰亂已嚴重影響若開邦農業生產,美國今年4月削減援助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世界糧食計畫署在聲明中指出,當地無法獲得足夠食物的家庭比例,已從去年12月的24%暴增至目前的57%,人道主義危機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