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台灣無條件拿20%?中經院:不信川普會同意

▲連賢明受訪時認為,台灣目前20%屬於暫時性關稅,後續應該還有機會在附加條件確定後調整;是否可能讓台灣以不投資、不採買的現狀拿到20%,「我是不相信川普會這樣。」(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連賢明受訪時認為,台灣目前20%屬於暫時性關稅,後續應該還有機會在附加條件確定後調整;是否可能讓台灣以不投資、不採買的現狀拿到20%,「我是不相信川普會這樣。」(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今(1)日收到美國白宮所祭出的20%對等關稅,市場普遍反映比預期高。但也有學者及產業界人士指出,如果台灣可以不比照日本、韓國加碼投資美國、擴大採購,應該可接受20%。但是中華經濟研究院下午開記者會表示,依目前情況,20%應該尚未包含市場開放、投資、採購等條件,「我是不相信川普會這樣(不要求台灣)。」

台灣拿到20%,高於競爭對手日本、韓國的15%水準,讓市場譁然。然而,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認為,如果台灣不用像日本、韓國付出加碼投資、擴大採購等代價,那麼20%傷害還是相當可控,未必是壞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受訪時表示,「若在沒付出任何代價之下,20%是可以接受。」

對此,中經院長連賢明受訪時認為,台灣目前20%屬於暫時性關稅,後續應該還有機會在附加條件確定後調整;是否可能讓台灣以不投資、不採買的現狀拿到20%,「我是不相信川普會這樣。」

延伸閱讀:台關稅20%是利空?謝金河稱沒付任何代價可接受 但高低還有變化
     20%關稅未必是壞事? 學者:若台灣可以不被要求再加碼


他表示,台灣經濟體沒有日本跟韓國大,但是去年受到AI商機影響,對美國貿易順差遠超日韓,這是川普非常在意的點,川普談判策略就是用稅率逼你拿東西來換,不外乎開放市場、投資及採購。

他相信,現在台灣人對於關稅比日韓高感到失望,但假如今天要求台灣對美國投資3000億元、4000億元,「我想應該非常多人又開始講是喪權辱國」,大家應該要思考,如果要低稅率,是否願意付出相對應代價,因為想要低稅利、又不要投資、採買,實在太難了。

他強調,就算是已經爭取到15%的日本、韓國,難道也是心甘情願接受美國條件?他指,日本財長出來還在那邊喊說他講的數字不是這個,這是在談判裡面非常非常少見到的;韓國也說自己的投資有哪些項目,川普卻說是自己說得算,兩邊說法也是對不起來;如果上述國家都可以與日本交手,台灣因為外交困境無法像日本與韓國直接跟川普對談,都要經過一手又一手才能溝通,一來一回花費很多時間,這對於台灣談判比較不利。

對於台灣能拿出什麼條件?連賢明以台商在中國的投資額估計,其實台商具有相當投資實力,但假設要投資3500億美元,台積電可以投資1700億美元,

至於開放市場,連賢明評估,汽車、保健食品及農業都可能受影響,其中民眾對於汽車降關稅抱有很大期待,但是可能不會有想像中的大降價,保健食品影響到的反而是在台灣生產保健食品的外商。他特別提到,農業不僅僅是涉及到市場,還有食安議題,處理起來相當麻煩,但也呼籲國人要對台灣農業有信心,「你真的全世界走一走,你會覺得台灣的豬肉,其實蠻有競爭力的。」

只是過去貿易談判都是花費數年來談判談成的,如今在川普作風就是面臨大規模壓縮談判時間,但這些附加條件都必須要等到具體細節才會清楚。

232關稅同步進行 預估影響比對等關稅大

另外,而與對等關稅同步進行的還有美國232調查,連賢明說,232調查牽涉到半導體、藥品及鋼鐵,其中對台灣影響最大是半導體,因為台灣出口到美國商品有7成是資通產品,認為232對於台灣影響會比對等關稅大,但相信我國政府談判都是同等重視,一同跟美國處理。

中經院副院長 陳信宏也表示,美國相當重視232條款的部分領域,因此可以看到他的關稅甚至會比對等關稅來得高,再加上台灣產業特性,不太可像是其他國家一次處理,而是必須要長時間的討論,也可能出現「前低後高」的階梯式關稅設計。

對於關稅是否造成台灣產業加速赴美或外移?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則認為,要符合去美國設廠必須要滿足高毛利率、生產自動化、產業群聚及客戶需求4個條件,以目前來看晶片、高階工具機、汽車零組件及伺服器等是有機會的,但是對於受關稅影響大、但條件較不足的傳統產業,機會就比較小。

他認為,毛利率較低產業可能會選擇移往生產成本較低國家,但是也提醒,移動也是有成本,如果只是關稅差不多的國家,廠商一定會三思而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