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傳美重稅威脅換韓國巨額投資 天價金額曝

▲有消息指出,美國要求韓國政府成立規模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讓韓國企業在美國新建或擴建工廠,以重振美國製造業。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7-16 16:59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本月7日公布首波對等關稅稅率名單,其中日本、韓國皆面臨高達25%關稅。儘管韓國總統李在明上台後,加緊與美國的談判,但有消息指出,美國要求韓國政府成立規模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讓韓國企業在美國新建或擴建工廠,以重振美國製造業。
根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美國與韓國在7日、10日在華府舉行兩次貿易談判時,美國政府首次提及設立製造業強化基金的要求。當時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了2次面談後稱,「就強化兩國製造業合作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位政府人士稱,「韓國政府為盡可能降低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準備了包括農產品等方面的各種降低非關稅。但盧特尼克部長幾乎將重點全放在基金成立這項要求上。」
報導指出,川普7日向日本、韓國等國家發出最後通牒,揚言將「自8月1日起徵收25%的對等關稅」。在施壓推進談判的情況下,美國向韓國提出了新提案,提及提及日本在美日關稅談判過程中所提議的「對美投資基金」設立方案。據悉,日本提議的基金規模約4000億美元(約550兆韓元)。鑑於韓國與日本的對美貿易順差規模相近,美國遂要求韓國也設立同等規模的基金。
不過4000億美元已經超過韓國政府今年度國家預算的80%。眼下距離8月1日對等關稅生效僅剩半個月的時間,面對設立天文數字基金的要求,韓國政府為如何籌集資金而陷入苦惱。報導提到,先前韓國政府內部傳稱,「盧特尼克提出韓國難以接受的提議,導致談判停滯不前」,可能指的正是美國的這一要求。
英媒《金融時報》5月曾報導,在美國成立投資基金,其實當初是由日本所提意,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議,最初提議的基金規模在3000億美元,後在兩國談判過程中提高至4000億美元。
對川普而言,此舉既能取得吸引巨額投資的成果,又能達成強化本國製造業的目的,這是日本在關稅談判中爭取汽車品類關稅減免或豁免等有利結果的籌碼。
問題在於,美國期望韓國拿出的資金規模與日本一致,但考慮到韓日經濟規模差異、對美直接投資差額,這個金額對於韓國政府多少有些難以負擔。但如果提出的基金規模明顯低於日本,可能又難以說服美國。據了解,韓國政府已於7月15日就基金的適當規模、資金來源與投資方向展開內部討論。
有分析認為,如果設立基金支持製造業投資、進軍美國,以換取盡量降低各項關稅,對韓國而言並非壞事。不過,一位不具名的專家也提醒,此舉恐加劇韓國國內產業空洞化的風險。
美國不斷要求韓國進一步開放農畜產品市場等降低貿易壁壘,如今又提出設立天文數位規模基金這樣的難題,預期談判會遭遇困難。有觀察稱,最壞的情況談判可能超出8月1日的時限。對此,呂漢久強調,韓方不會因時間壓力而犧牲實質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