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湄公河出現砷污染 疑與緬甸採礦有關

▲湄公河金三角段出現砷污染,疑似與緬甸邊境監管鬆散的採礦作業有關。(圖/讀者提供)

▲湄公河金三角段出現砷污染,疑似與緬甸邊境監管鬆散的採礦作業有關。(圖/讀者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 MRC)秘書處近日發出警告,指出湄公河流域出現重金屬污染,其中砷(Arsenic)含量在金三角一帶明顯超標,疑似與緬甸邊境監管鬆散的採礦作業有關,事件目前被列為「中度嚴重」。

MRC近期針對克河(Kok River)及湄公河部分流段進行水質檢測,五個採樣點中有四處砷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0.01毫克/公升)。其中,緬甸與寮國邊界上游及寮國琅勃拉邦的下游區域皆未超標,但金三角與泰國清孔(Chiang Khong)之間的河段,污染程度明顯偏高。

MRC指出,寮國境內並未發現鉛含量超標,研判污染源可能來自境外。根據泰國污染控制署(PCD)今年5月的監測資料,泰北水域平均砷濃度達0.025毫克/公升,與MRC檢測結果一致,進一步強化跨境污染的可能性。

MRC表示,將於7月21日在泰國清萊舉辦會議與實地考察,邀集泰國、寮國與緬甸三方環境主管單位,討論建立跨境水質聯合監測計畫,並擬定中長期合作路線圖,以共同因應污染危機。

這起事件凸顯區域內採礦活動對流域生態與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尤其克河、塞河等支流流經緬甸與泰北後匯入湄公河,一旦污染持續擴散,恐將對下游社區飲用水與農業灌溉造成長期風險。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