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台幣急升!彭博點出台灣壽險業面臨1困境

▲台幣兌美元近兩個月以來大幅升值,使台灣壽險業海外資產大幅縮水,稅前獲利由盈轉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台幣兌美元近兩個月以來大幅升值,使台灣壽險業海外資產大幅縮水,稅前獲利由盈轉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幣匯率近兩個月以來大幅升值,美媒彭博指出,台灣壽險業逾九成海外資產為美元計價,在台幣第二季暴力升值約11%後,海外資產的大幅縮水,令前五月壽險業的稅前獲利由盈轉虧。面對衝高的匯率與較大的波動度,壽險公司面臨龐大匯損與高昂避險成本的兩難抉擇。

根據彭博報導,提到台灣主要壽險業者在今年第一季針對海外資

產(包含股票和債券)所做的外匯避險比率僅47.2%,為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反映了近年來因爲台幣偏弱且後續升值不如預期,壽險公司都傾向於調降避險部位以節省成本。

惠譽評級資分析師Stella Ng表示,「避險成本居高不下是一大挑戰,限制壽險業者在短期內大幅提高避險占比的空間」,研判台灣壽險公司目前正在成本與風險之間進行評估。

報導提到,從過去避險趨勢看,台灣與日本壽險業走勢相近,同樣擁有龐大的經常帳順差,代表海外投資的需求相當高,且因該區域投資人對於風險承受度較低,壽險業在其中占據重要角色。

不同的是,面對5月份台幣創下的史詩級升值,根據彭博數據,透過台幣三個月期NDF來避險的成本一度衝高至14%,而過去五年大多數時間不超過5%,而日本只有約4%,因此台灣壽險公司在拿捏避險比重與成本之間更顯窘迫。

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認為,「突破29這個心理關卡可能會促使壽險業者加大避險操作」,這將在短期內對台幣造成更多升值壓力。

報導提到,台灣壽險業者目前持有的海外資產總額約7800億美元(約22.75兆台幣)。台灣壽險業者主要以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和換匯(CS)及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為主要避險工具。

彭博引述法國巴黎銀行策略師Franco Hsu的報告指出,金管會祭出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以增加壽險業外匯準備金餘額,但可能僅能算是短暫的支持。外準金的減少,會促使壽險業者在管理匯率風險時更謹慎,為了對海外投資的匯率風險進行全面避險,可能被迫吸收NDF避險的高成本。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