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泰國10萬人上街怒吼「貝東丹下台」 

▲泰國保守派人士28日在曼谷發起大規模示威行動,10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總理貝東丹下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泰國保守派人士28日在曼谷發起大規模示威行動,10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總理貝東丹下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泰國政局急遽升溫,昨(28)日晚間曼谷「勝利紀念碑」聚集超過10萬名群眾上街抗議,要求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入獄、現任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下台,成為近年來泰國規模最大、火藥味最濃的街頭運動。這場抗議導火線,是貝東丹日前為處理泰柬邊境衝突,竟致電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示好,親暱稱呼對方為「叔叔」,甚至批評自家軍人「愛耍帥」,被保守派視為羞辱軍方、喪失國家主權,怒火全面引爆。

針對這波政局震盪,泰國研究學者洪銘謙博士(Dr. Ming-chien Hung)在臉書粉專《洪博泰愛講》分析指出,雖然貝東丹未必短期內下台,但若司法停職風險升高,她可能考慮兼任文化部長,一旦法院裁定停職總理職務,仍能透過其他職位參與內閣,不致被全面排除在政治權力之外。

洪銘謙指出,這場抗議背後的話語權爭奪更加激烈。部分保守派輿論試圖將改革派貼上「破壞民主」標籤,並操作民族主義與愛國情緒,將現況導向對改革勢力的反撲。為泰黨(Pheu Thai Party)則嚴正駁斥,強調改革派正是民主制度的一環,不容被錯誤解讀為動搖國本。

在民意層面,洪銘謙指出,根據近期泰國最新民調,人民黨(Move Forward Party)黨魁納塔蓬(Kornthap Kittikorn)目前支持度居冠,超越為泰黨黨魁坎塔蓬(Kantapong Thancharoen)與現任總理貝東丹,顯示政局正在產生明顯的領導輪替壓力。而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的支持度,也未見明顯下滑。

他指出,與2014年軍事政變後的紅藍對立不同,當前泰國政壇呈現「三種聲音」並存:保守派、改革派,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無法簡單歸類的泛藍中間勢力。這樣的格局讓局勢更為詭譎,貝東丹正面臨來自政敵、軍方、司法與選民的四面楚歌。

▲曼谷28日的示威抗議,是近年來泰國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曼谷28日的示威抗議,是近年來泰國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洪銘謙直言:「這場抗議雖然未迫使貝東丹立即下台,但司法政變與民意海嘯交織,她為保住政治能見度與談判籌碼,極可能提前部署職位調整,兼任文化部長正是一條退路。」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