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川普炸伊朗 紐時:讓中國調整對台灣的戰略

▲《紐約時報》分析,美國打擊伊朗將讓中國領導人在琢磨川普可能會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上,增加了許多複雜的變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紐約時報》分析,美國打擊伊朗將讓中國領導人在琢磨川普可能會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上,增加了許多複雜的變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以色列與伊朗的「十二日戰爭」暫時畫下句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授意美軍在上週末進行「午夜之鎚」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轟炸伊朗核設施替戰事一鎚定音。對此,《紐約時報》分析,美國打擊伊朗將讓中國領導人在琢磨川普可能會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上,增加了許多複雜的變數。

《紐約時報》以「美國打擊伊朗或影響北京對台戰略考量」為題,指出中國官員和專家本就在試圖摸清川普的對台策略,而在美國打擊伊朗後,北京可能會據以當作深入了解川普決策思維的一個案例。就在幾個月前,川普還反對採取軍事行動尋求外交途徑解決,拒絕美國捲入對外戰爭,但在上週末,他又向伊朗三處關鍵的核設施投下了炸彈。

報導指出,對中國而言,川普有點像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有中國學者認為,若有適當的誘因或警告,或有可能說服川普降低對台灣的支持。畢竟,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川普也從原本的強勢轉向同意臨時休戰,尤其在中國切斷關鍵的原物料出口之後。而川普對伊朗的襲擊,則進一步顯示了川普難以捉摸的風格。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庫柏(Zack Cooper)表示,「在伊朗遭到襲擊之後,我懷疑中國領導人現在會更加緊張,不敢(在台灣問題上)考驗川普總統的決心」。不僅因為川普證明自己願意動用武力,也因為川普再次證明他的行為確實難以預料。

庫柏透露,接觸過的一些中國專家一直在問「如果北京對台灣採取行動,川普會怎麼做」,北京似乎想要了解川普的紅線在哪裡。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表示,北京正在為各種可能性做好準備,包括台海局勢「迅速升級甚至失控」。信強認為伊朗與台灣的問題差別還是很大的,但川普這次果斷打擊伊朗,顯示了「他會在覺得必要時,使用武力來推動美國的外交政策」。

華府智庫「日耳曼馬歇爾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表示,美國政府作為一個整體,對台灣安全的支持是連貫的,「真正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來自川普總統本人」。

在台灣問題上川普和過去幾任美國總統一樣,在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的問題上始終保持模糊。川普雖然經常批評中國,但也經常表達對習近平的欽佩,兩人在最近一次通話後,已相互邀請對方出訪。投資顧問公司歐亞集團的中國事務總監蕭嫣然表示,如果在兩位領導人會面時,川普對台灣問題做出即使看似微小的讓步,對北京來說也可能是一場勝利。

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也做好了應對台海危機風險的準備。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佩蒂約翰(Stacie Pettyjohn)指出,「美軍不可能憑藉迅速介入,發動少量精準打擊就一舉獲勝」,中國有信心他們的軍隊比伊朗強大許多,中國目前擁有約3500枚飛彈,以及不斷增長的核武與海軍力量。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