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東暴風眼!美國與伊朗逾70年惡鬥一次看

▲1979年,什葉派領袖何梅尼發起伊斯蘭革命,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間接引發人質危機、兩伊戰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雅婷/綜合報導 2025-06-24 13:00
[NOWnews今日新聞] 自從1979年由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親西方的巴勒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以來,伊朗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對手。兩國關係長期緊張,爭議點包括伊朗的核野心、對區域代理人的支持以及美國的政治干預。
近期,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直接空襲伊朗核設施,導致美伊緊張關係升至數十年來最高點。美國稱這些襲擊「摧毀」伊朗的核設施,但德黑蘭已警告將進行報復。

美伊關係的開端:1953年政權更迭與核能合作
美伊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追溯至1953年。當時,民選伊朗總理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試圖將英伊石油公司(現為BP)國有化。這家合資公司自1900年代初發現石油以來,多數股權一直由英國殖民勢力控制。摩薩台的國有化舉動激怒了英國,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隨後支持英國策劃政變,協助曾被廢黜的君主巴勒維國王重掌大權。此後,兩國關係一度好轉。
1957年,在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的「和平原子」計畫下,美伊簽署民用核能協議。10年後,美國向伊朗提供核反應爐和鈾燃料。這項核能合作構成當前核問題的基礎。
伊斯蘭革命與敵對關係確立
儘管德黑蘭與華府之間的關係良好,但伊朗人民在國王獨裁統治下怨聲載道。1978年末,革命抗議活動席捲全國,迫使國王於1979年1月流亡。在外流亡15年的伊斯蘭學者何梅尼隨後回國,建立新的伊斯蘭共和國。

1980年,美國接納流亡的國王進行癌症治療,伊朗學生隨即闖入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劫持52名美國人質長達444天。華盛頓因此切斷外交關係並對伊朗實施制裁。
同年,伊拉克在海珊(Saddam Hussein)領導下入侵伊朗,美國選擇支持伊拉克,加劇兩國間的緊張關係。這場戰爭持續到1988年,造成數千人死亡,伊拉克更對伊朗使用化學武器。

制裁與衝突升級
1984年,在美國捲入黎巴嫩一系列襲擊事件後,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正式將伊朗列為「恐怖主義支持國」。特別是在貝魯特的軍事基地遭遇襲擊、造成241名美軍死亡後,美國歸咎於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然而,雷根政府後來也曾秘密與伊朗合作以釋放美國人質,這導致「伊朗門」醜聞。
1988年,在波灣地區戰事緊張之際,一艘美國海軍艦艇在伊朗水域擊落一架伊朗民航機(IR655),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美國聲稱這是誤擊,但未正式道歉或承擔責任,僅向遇難者家屬支付賠款。
1995年至1996年間,美國加強了對伊朗的制裁。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公司與伊朗進行貿易,國會則通過法律懲罰投資伊朗能源部門或向其出售先進武器的外國實體。美國將這些措施歸因於伊朗的核發展以及對真主黨、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等團體的支持。
2002年911事件後,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將伊朗與伊拉克、北韓並列為「邪惡軸心」。
核協議與瓦解
2013年至2015年間,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伊朗展開高層會談。2015年,德黑蘭同意簽署核協議,即《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限制伊朗的核活動,以換取制裁的放鬆。中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和歐盟也是該協議的締約方,協議將伊朗的鈾濃縮上限設定在3.67%。然而,在川普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內,美國於2018年單方面退出該協議,並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川普和以色列一直對這項協議持批評態度。作為回應,伊朗也停止履行協議承諾,並開始生產超出協議限制的濃縮鈾。
川普時期緊張局勢與軍事打擊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美國於2020年在巴格達一次無人機襲擊中殺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精銳聖城部隊的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此前一年,美國已將聖城部隊列為「恐怖組織」。伊朗隨後對美國在伊拉克的資產發動襲擊。

2025年3月,川普致函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提議在60天內進行新的核協議談判。但哈米尼拒絕提議,認為美國並非尋求談判而是施加要求。非官方談判隨後在阿曼和義大利展開,阿曼擔任調解人。

川普聲稱團隊已「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並警告以色列不要發動襲擊。伊朗也表示樂觀,但堅持擁有鈾濃縮權,這成為談判的癥結。
伊朗當地時間2025年6月13日凌晨,德黑蘭境內發生多起爆炸,伊朗軍事高層及核子專家幾乎團滅,隨後伊朗出動飛彈和無人機報復以色列,中東局勢升溫。6月21日,美國轟炸伊朗3個關鍵核設施,包括福爾多、納坦茲與伊斯法罕,理由是出於安全考量和捍衛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