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美軍炸伊朗核設施 外媒:意在警告中國

▲美國動用B-2轟炸機空襲伊朗核設施,震撼中東。有媒體認為,華府此舉是項中國明確表態。(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美國動用B-2轟炸機空襲伊朗核設施,震撼中東。有媒體認為,華府此舉是項中國明確表態。(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動用B-2轟炸機空襲伊朗核設施,這個舉動不只震撼中東,也在亞太地區投下震撼彈。澳洲媒體認為,華府此舉等於向中國明確表態,美國沒有退回孤立主義,該出手時絕不手軟。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分析指出,美軍這次軍事行動背後有更深層的戰略意圖。表面上是針對伊朗核武威脅的打擊,實際上是在向全世界、特別是中國展示,美國在關鍵時刻具備決斷力和執行力,這個訊息對台海情勢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家認為,北京在評估是否對台動武時,必然會仔細觀察國際社會如何回應各種挑釁行為。美國這次果斷出手,可能會讓習近平重新思考行動的時機和代價。

雖然有人擔心美國重新介入中東局勢會分散在印太的注意力,但澳媒認為情況剛好相反。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經重申,印太地區是美國的戰略重心,這次行動反而有助於重建美國在區域的威懾力。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國際局勢出現連鎖反應。儘管各國口頭上強烈譴責俄羅斯侵略,但實際軍援行動卻相對緩慢,這讓蒲亭和習近平都嗅到機會。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動作越來越大膽,包括對台灣進行包圍式軍演、發布攻擊性宣傳影片、在南海用水炮攻擊菲律賓船隻,並且對澳洲軍機軍艦進行危險攔截。這些行為都顯示,國際社會的軟弱正在助長威權國家的野心。

澳媒強調,美國這次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釋出一個重要信號,「挑釁是有底線的」。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川普政府在其他議題上的政策,但在核心國家利益受威脅時,美國選擇強硬回應,這個態度對印太地區特別重要。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曾強調,重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力是當前戰略要務。這次對伊朗的打擊,正好為這個目標提供實質支撐。

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情勢,澳洲媒體也不忘檢討自家的戰略準備。報導指出,世界正在改變,各國越來越傾向用武力解決爭端。如果澳洲要在這個危險的時代保護自己的利益,就不能只停留在口頭支持。澳媒呼籲政府必須立即強化戰略韌性,從增加燃料儲備開始,並迅速提升國防預算和作戰能力。只有具備真實的實力,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嚇阻作用。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