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伊朗撐不住了?中俄急了 憂失「抗美夥伴」

▲俄羅斯總統蒲亭(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正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發展,因為對兩國而言,伊朗政權日益脆弱的跡象令人深感憂慮。圖為習近平與蒲亭在俄羅斯「勝利日」交談畫面。(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總統蒲亭(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正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發展,因為對兩國而言,伊朗政權日益脆弱的跡象令人深感憂慮。圖為習近平與蒲亭在俄羅斯「勝利日」交談畫面。(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以色列與伊朗自13日爆發衝突後,中東局勢急劇惡化,引發全球關注。而俄羅斯總統蒲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發展,對中國與俄羅斯而言,伊朗政權日益脆弱的跡象令人深感憂慮。因為隨著伊朗國力衰弱,中國與俄羅斯也將失去一個共同對抗美國在區域霸權的重要夥伴。

根據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分析,在以色列連日攻勢之下,伊朗高層人員喪命,防禦系統、軍事目標與核濃縮設施受到重創。

中俄兩國皆公開聲援伊朗,強烈譴責以色列發動的攻擊,但實際上,隨著伊朗國力衰弱,俄羅斯與中國實則對伊朗的穩定深感憂慮。因為伊朗是兩國在中東牽制美國影響力的關鍵盟友,伊朗政權日益脆弱之下,兩國將失去一個共同對抗美國在區域霸權的重要夥伴。

失去戰略支點 中俄實難樂觀

對俄羅斯而言,更是失去了另一個試圖重返中東主導地位的通道。此前,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在去年12月垮台後,使得俄羅斯的中東勢力受挫。

此外,中國作為伊朗石油產品的最大買家,也將受到以色列攻擊伊朗油氣設施的波及。中國每天從伊朗進口多達200萬桶石油,占其能源需求的重要比例。若戰事擴大,伊朗轉而攻擊同為中國能源供應國的阿聯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美軍基地,那麼中國的能源供應可能進一步受創。

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院(INSS)中國與中東問題專家格林(Tuvia Gering)指出,中國、俄羅斯與伊朗確實都對西方的價值觀與體制嗤之以鼻,並彼此學習並分享如何控制國內人民,但隨著局勢升溫,與伊朗的合作關係「越來越像一種負資產」。

更迫切的問題是,中俄都擔心伊朗會以局勢升溫為藉口,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PT),並加速研發核武。作為已擁核國,中俄都不樂見伊朗自行發展核武,因為一旦如此,他們對伊朗的控制力將大幅下降,伊朗也將不再那麼仰賴這兩個巨獸。

此外,長期制裁已讓伊朗成為一個貧弱的貿易夥伴,中國在基礎建設投資上收效有限,而俄羅斯也缺乏買家購買其軍事設備。虛弱的伊朗對中俄更沒有好處,因為中國與俄羅斯都偏好與「可控威權政體」合作。

暗中備戰與外交施壓 中俄防止局勢失控

表面上看來,伊朗的兩大夥伴如常表態聲援,但幕後卻出現一波波密集活動,顯示他們對情勢失控深感不安。例如,俄羅斯呼籲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以色列空襲對伊朗核設施的影響。

蒲亭近期也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以及美國總統川普通話,甚至主動提出斡旋意願;在習近平表示「必須阻止以色列」的同時,中國也與雙方進行接觸,外交部長王毅已與伊朗與以色列外長通話,顯示雙方正試圖防止情勢進一步失控。

不過看到在去年10月以伊衝突時,當時俄羅斯並未如此積極。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專研俄伊關係的核政策專家格拉耶夫斯基(Nicole Grajewski)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克里姆林宮認為此局勢更加難以控制」。

格拉耶夫斯基進一步分析,俄羅斯擔心衝突外溢,也擔心伊朗的動盪與其在區域利益受損,「這些或許是他們急於接觸雙方的原因之一。」她指出,北京甚至已在為伊朗可能發生的政權更迭做準備,以便隨時與任何新上台的勢力維持良好關係。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