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國稅率被加到125% 仍喊多家央企增持回購

▲美中關稅戰開打,中國官媒在宣稱「新增多家央企增持回購」的同時,不忘批評美國玩對等關稅的把戲不會成功。人民幣、美金對照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2025-04-10 12:12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川普政府因不滿中國反抗其對等關稅措施,在9日宣布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時,刻意排除中國,不只如此,還將中國的稅率提高到125%的驚人數字。不過10日亞股開盤後,中國股市仍出現漲勢,官媒在宣稱「新增多家央企增持回購」的同時,不忘批評美國玩對等關稅的把戲不會成功。
綜合中國《央視》、《第一財經》報導,包含中國船舶、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一汽、中國黃金等多家中央企業都宣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宣布增持回購,全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投資者信心。
同時,這些央企也披露它們的經營業績,不乏自稱實現「開門紅」、「緊盯全年生產經營目標,聚焦客戶需求,多項產品按計劃完成交付」、「積極服務製造強國、健康中國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黃金更強調,會秉持為黨獻金、為國採金、為民藏金的初心使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黃金產業科技領軍企業。
另一方面,中媒也不忘刊載專文,批評美國貿易代表公布的對等關稅,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對等關稅存在2個致命錯誤,迄今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已經成功。
文章批評,「對等關稅」名不副實,比如韓國明明就跟美國簽有自貿協定,對多數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卻仍要面臨美國25%的關稅率;中國香港作為WTO認定的單獨關稅區,對來自美國(以及其他地區)商品完全零關稅,卻要被美國加徵約75%的關稅。
文章續指,雖然美國貿易代表公布的對等關稅解釋,營造出一種公式科學嚴謹的假象,但第1個根本性錯誤,在於其基本概念就是錯的:白宮的公式認為,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或針對某個特定國家的雙邊貿易逆差,完全是由貿易夥伴設置的貿易壁壘或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所致,但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表明,任何國家的貿易失衡(也就是出口與進口有區別),都起源於其國民儲蓄與國民投資之間的差額,許多與關稅或非關稅壁壘無關的因素,都可能改變一國的儲蓄和投資缺口,進而改變貿易逆差值。
該關稅公式的第2個錯誤在於,它假定提高關稅只會減少美國進口,而不會顯著影響出口,卻嚴重忽略貿易夥伴可能採取反制措施;而就算貿易夥伴不反制,美國出口仍將下滑,有鑑於當前美國失業率處於低位,其各類生產要素已被充分利用,在新關稅保護下,那些目前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即那些無法與進口產品競爭的美國企業),若要擴大生產,唯一途徑就是從其他具有競爭力的美國企業(包括出口企業)爭奪人力與資金資源。其必然結果是:美國進口減少的同時,出口也將同步萎縮。
文章提到,若想通過關稅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唯一方法是將稅率提升至荒謬的高位(如500%),只是屆時美國經濟將陷入一種封閉狀態,通過同時切斷進口與出口來實現所謂的平衡,
川普堅持對等關稅將增強美國經濟,但股市的反應卻完全相反,不只美股暴跌、美企市值蒸發數兆美元,其他地區經濟體也飽受衝擊,東京、首爾、倫敦和法蘭克福股市應聲下跌亦在預料之中。對普通美國家庭而言,這場貿易摩擦正帶來雙重打擊: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與養老金資產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