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3月CPI上漲2.29% 這些「項目」漲最多

▲主計總處表示,3月CPI漲2.29%,原因包括水果因去年接連颱風豪雨後復耕期較長,價格續漲。(圖/記者陳明中攝)
-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2025-04-08 18:25
[NOWnews今日新聞] 3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漲2.29%,較2月漲0.04%,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漲0.20%,較上年同月漲2.29%,1至3月平均,較上年同期漲2.18%。與去年3月比較,香蕉價格就漲了107.32%、苦瓜漲69.09%、診所掛號費9.37%。
主計總處表示,3月CPI漲2.29%,原因包括水果因去年接連颱風豪雨後復耕期較長,價格續漲,食用油、肉類及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上漲,蔬菜及水產品價格相對上年同月仍高,加上房租、掛號費、補習及學習費、汽車保養及修理等費用調升。
七大分類當中的「食物類」、「居住類」、「醫療保健類」及「雜項類」大漲;「教育娛樂類」持平;「交通及通訊類」、「衣著類」下降。
🟡食物類(🔺4.90%): 香蕉(🔺107.3%)、苦瓜(🔺69.0%)、茄子(🔺63.5%)、木瓜(🔺59.0%)、番茄(🔺49.8%)、外食費(🔺3.2%)
🟡雜項類(🔺2.97%): 個人隨身用品(🔺8.9%)、理容服務費(🔺2.8%)、金飾及珠寶(🔺30.5%)
🟡居住類(🔺2.20%):房租(🔺2.4%)、住宅維修費(🔺2.1%)、 住宅維修材料 (🔺3.1%)、住宅管理費(🔺3.1%)、電費(🔺4.4%)
🟡醫療保健類(🔺2.00%):醫療費用(🔺3.1%)、診所掛號費(🔺9.3%)、病房自付費(🔺5.0%)、醫院掛號費(🔺4.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1、2月平均CPI為2.13%,3月的CPI漲幅2.29%呈現微幅擴大,而主要是因為去年年末颱風造成水果產區災情;蔬菜則因為供給增加,所以連續4個月價格回穩,但仍比去年同期上漲5.1%,兩者合計影響CPI約0.7%,將近3分之1;回歸核心CPI,扣除水果及能源價格為漲 1.63%,已經連續12個月下滑,仍在2%通膨線以下。
他補充,核心商品 3月漲幅是1.16%,服務類漲幅則上漲2.02%,主因是外食、房租及醫療費用上揚比較多。
水果目前價格8年半以來的新高,對於水果類何時價格可以回穩?他表示,據農業部統計,大約5月水果價格就會回穩。至於電價部分,考量到3月電價費率審議會並未調漲4月電價,那麼4月就會明顯下滑。
他也提到,醫療費用主要是受到去年3月衛福部調整規定,讓診所、醫院可以調漲掛號費,如今經過一年,基於基期因素,漲幅已逐月收斂。
另外,影響到民眾民生消費的外食費已連續5個月上漲,已是近12個月的新高,但曹志弘說,之前有些業者考慮到營運成本、電價等調漲,現在4月電價沒有要漲,那麼或許後面不會出現明顯攀升。
展望未來,他評估,4月水果價格會逐步穩定、5月會最明顯,再加上國際油價回穩,以及4月沒有調漲電價,預估4月CPI漲幅會收斂,但低於2%的機會不大。
對於台鐵將在6月調漲台鐵票價26.8%,預估對於CPI影響不會到0.02個百分點。對於國內物價還有沒有攀升風險,或是出現停滯性通膨可能性,他認為,今年以內沒有物價攀升風險,自然無停滯性通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