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緬甸強震傷亡慘重!專家:天災加人禍

▲緬甸在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嚴重死傷。(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緬甸在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嚴重死傷。(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緬甸28日中午發生規模7.7強震,重創第二大城曼德勒(Mandalay),恐造成上萬人死傷。超過1500棟建築倒塌、清真寺與古蹟盡毀,機場關閉、道路斷裂,重創救災速度。專家警告,這場地震可能成為緬甸數十年來最慘重的國難,不只揭露基礎建設的脆弱,也讓多年內戰後殘破不堪的國家陷入生死邊緣。

由於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中午12點52分,不少穆斯林正在清真寺禮拜,超過50間清真寺倒塌。曼德勒皎塞鎮一棟三樓建築內的幼兒園倒塌,50多名學童與數名教師受困,已知部分兒童與兩名教師死亡。曼德勒的馬哈木尼佛塔與其他歷史宗教建築亦告損毀;紅十字會指出,當地一棟十二層公寓倒塌後,有逾九十人恐仍受困。

地震的毀滅性與地質條件密切相關。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大地構造學專家貝爾(Rebecca Bell)指出,震源於緬甸西部長達1200公里的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斷層筆直且活躍,為印度板塊與巽他板塊交界處。貝爾表示,此次為走滑型斷層地震,震央極淺、地殼滑移面積大,導致地表劇烈搖晃,尤其對人口稠密區造成巨大威脅。地質專家指出,這是現代緬甸在城市化與高樓林立後,首次面對如此規模的震災。

更重要的是,這次災難更顯脆弱的是緬甸現代基礎設施的不堪一擊。緬甸軍政府指出,曼德勒已有超過1500棟房屋毀損,包括重要建築與機場塔台;首都奈比多機場初步估計至少需三個月修復,重創國內交通動脈。世界展望會緬甸會長金敏透露,高速公路受損、機場關閉,使得人道救援與物資運送困難重重,救援團隊被迫尋找替代路線。

俄羅斯、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與紐西蘭等國已派遣人員與物資或承諾捐款;聯合國撥款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進行緊急救援,東協表態支持緬泰災後協調。罕見的是,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也向國際呼救,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我們會出手幫忙」。

倫敦大學學院減災學者凱爾曼警告,此次震災並非單純天災,而是人禍堆疊的結果。多年內戰削弱政府與基礎設施建設,建築安全標準未落實、救災資源不足,讓這場災難更為慘烈。他強調地震本身不會害人命,倒塌的建築才會,緬甸正是最明顯的警示。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