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曼谷倒塌大樓扯中資!港專家批官方說法荒謬

▲雖然泰國就在緬甸隔壁,但首都曼谷位於南部,距離較遠,也讓許多人不解為何震感強烈。圖為曼谷倒塌大樓。(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5-03-29 21:16
[NOWnews今日新聞] 緬甸昨(28)發生規模8.2強震,強烈震波影響周邊國家,尤其是位於泰國曼谷的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格外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原因不僅是這棟33層樓高的大廈成為曼谷唯一在此次地震中倒塌的建築,更因被爆出背後承建商是中國建設公司,引發外界對中國工程品質的擔憂,專家更認為官方說法荒謬,推測是設計方面出現問題。
這棟未來即將作為泰國審計大樓的建築由中國「中鐵10局」負責承建,業主為泰國政府審計署,這項建設造價高達21.36億泰銖,相當於新台幣21億,且本應符合泰國政府訂定的8級抗震標準,沒料到在這次的地震下,竟因僅4級震度影響下崩落,更造成至少8人死亡,47人失蹤,同時搜救人員也已經偵測到困在倒塌大樓中的15人生命跡象。
對此,泰國政府雖強調這是因為大樓尚未完工,混凝土強度不足導致倒塌,但外界認為曼谷其他建築都沒有出現類似情況,質疑是否是這棟建築結構有問題,香港建築專家潘焯鴻更指出,大樓採用「核心筒(Core)+無樑樓板(Flat Slab)」的結構設計,這種結構在香港亦十分常見,主要靠中央核心筒承受重力與側向力。然而,該大樓倒塌時呈現樓頂開始垮塌,接著一層層壓落,最終整棟建築崩解,顯示出結構極可能出現嚴重缺陷。
針對泰國政府宣稱「大樓尚未完工,混凝土強度未完全發展」的說法,潘焯鴻直指荒謬,因為混凝土強度通常在澆築後28天內就會達到設計強度,何況該大樓早在12個月前已完成封頂,混凝土應早已達標。
潘焯鴻分析認為,建築倒塌可能的問題包括以下三點,「核心筒與無樑樓板接駁處設計不良」、「混凝土強度不足或施工瑕疵」、「無樑樓板抗震能力不足」,他認為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核心筒結構竟然如此脆弱,幾乎沒有發揮應有的支撐作用,這與一般高層建築的行為模式大相逕庭。
潘焯鴻進一步提醒,曼谷自2007年起才強制新建高樓具備抗震設計,但從這次倒塌事件來看,即使是新建大樓,抗震能力仍有疑慮。他也建議民眾在曼谷置產時,避免購買高層建築,因為結構抗震能力可能不足;避免購買頂樓設有泳池的公寓,因為地震時水體晃動會加劇建築震盪,增加倒塌風險。
目前泰國當局已派遣專家團隊調查倒塌原因,並尋求國際工程顧問提供技術支援。作為主要承建商的中國「中鐵10局」,如今面臨空前壓力,該公司先前已多次參與海外大型基建項目,此次事件恐將影響其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