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日本艦訪菲律賓蘇比克灣 劍指中國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上級護衛艦「能代號」(FFM-3)訪問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上級護衛艦「能代號」(FFM-3)訪問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最新銳隱形護衛艦「能代號」」(FFM-3)近日罕見現身菲律賓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並大動作開放媒體參觀,不僅向中國釋出強烈訊號,更同時搶攻澳洲百億軍售市場。這艘象徵日本軍工實力與外交野心的「海上王牌」,短時間內接連現身南海與印太要衝,突顯東京正積極強化區域軍事聯盟、擴張防衛影響力,企圖在亞太安全格局中取得更大話語權。

根據《共同社》(Kyodo News)報導,「能代號」於3月26日停靠於靠近南海爭議水域的蘇比克灣基地,這是日本海自艦艇首次停靠該地,具有高度戰略意涵。此舉與去年日菲簽署的《互惠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密切相關,該協議允許雙方部隊在彼此領土內部署與聯訓,是雙邊安全合作的重要突破。艦長受訪時表示,菲律賓是日本的關鍵盟友,這次靠港象徵雙方合作進入新高峰。他並透露,未來將有更多日本艦艇訪問菲國,並加強聯合訓練計畫。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司令則表示,這是防務合作的里程碑,有助對抗南海亂局,捍衛法治海洋秩序。

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原為美軍重要基地,冷戰期間曾是美國第七艦隊的主力港口,1992年美軍撤出後雖曾沉寂,但近年美菲軍事合作升溫,使蘇比克灣再度成為戰略熱點。菲律賓方面對日本軍艦到訪表達高度肯定,當地海軍司令表示,這是雙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有助於應對中國在南海日益強勢的作為。

「能代號」是最上級(Tacoma-class)護衛艦的第三艘艦,於2022年正式服役,排水量約3900噸,長132.5公尺,設計上導入大量匿蹤技術,雷達難以偵測,被譽為日本新一代「隱形艦艇」。艦上搭載魚雷發射系統、掃雷無人機、艦載直升機與多功能雷達,具備多任務處理能力,強調靈活性與模組化設計,是日本防衛力現代化的重要成果。

除在南海釋放訊號外,「能代號」近期也造訪澳洲,爭取價值100億澳幣(約新台幣2115億元)的11艘巡防艦軍售大單。澳洲原計劃與英國合作建造Type-26巡防艦,但進度延宕與成本上升使計畫面臨重新評估,日本趁勢推銷最上級艦艇,試圖以更快速的交付時程與技術優勢搶下訂單。此次「能代號」高調現身澳洲西岸港市伯斯,並開放當地媒體參觀,被視為日本「以艦代言」,主動出擊搶攻軍售市場的動作之一。

日本近期在區域軍事外交上動作頻頻,不僅與美國進行高強度聯演,也積極與英國、澳洲、菲律賓、印度等國深化合作。日本政府於2023年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將中國明確列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並允許出口致命性武器與開發新型防衛裝備。這一政策轉向,正是為「能代號」這類高性能軍艦鋪路,使其能代表日本進軍海外市場,同時鞏固區域地緣政治格局。

從蘇比克的戰略宣示,到伯斯的軍售攻勢,「能代號」不只是艘護衛艦,更是日本新時代防衛與外交政策的象徵。隨著南海情勢持續緊張,日本將如何在軍事實力、地緣影響與經濟利益間取得平衡,未來值得持續關注。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