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國不爽也沒差?李嘉誠賣港趕簽最終協議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日前宣布將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引發北京強烈不滿。(圖/翻攝自微博)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日前宣布將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引發北京強烈不滿。(圖/翻攝自微博)

[NOWnews今日新聞] 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長和)有意將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出售給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此舉引發中國官方強烈不滿,痛批長和是「賣國賊」,但外媒指出這似乎不影響李嘉誠「賣港」意願,有意趕在4月2日前正式簽署協議。

根據《彭博社》26日報導,長和計劃將旗下港口集團80%股份出售給美國貝萊德為首的財團,交易價值高達228億美元。儘管中國政府表達強烈反對,長和仍按照原定計劃推進交易,目前各方正敲定盡職調查、稅務、會計等細節,目標是在4月2日前正式簽署協議。

中國政府對長和的決定極為不滿,不僅由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帶頭轉載《大公報》的評論,痛批長和此舉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漠視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甚至威脅可能取消長和在中國的相關業務合作。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其他政府機構也開始審查此交易是否涉及國家安全風險,試圖尋找法律手段來阻撓交易。然而,由於長和實際上是開曼群島註冊的跨國企業,中國政府對該交易的影響力有限,加上長和在中國和香港的港口業務僅佔其整體營收的12%,即使北京當局出手施壓,對長和的影響恐怕有限。

經濟學者分析指出,長和的港口業務近年來利潤下降,此次出售可獲得高達190億美元(約新台幣6287億元)現金,對長和而言是筆相當划算的交易。然而,這筆交易卻觸動了中國政府的敏感神經,導致長和面臨來自北京的壓力。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則撰文質疑,長和未採取全球招標的方式,而是直接與貝萊德達成協議,是否符合商業邏輯。他認為,「按理說,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但長和選擇迅速與美國財團達成協議,這難道符合邏輯嗎?」

另一方面,《南華早報》則引述消息指出,由於距離這筆爭議交易達成期限僅剩一周之際,長和與港府正就討論「合理的解決辦法」,該文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在長和宣布將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出售後,港府立即與長和進行接觸,但目前選擇相當有限,「因為取消出售可能會代價高昂,並帶來嚴重的政治影響,而繼續推進出售將對公司和國家造成損失。」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