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美中貿易戰航運挫咧等 船公司低調撤離香港

▲《路透社》報導許多航運企業為了降低風險,有意低調地將業務從香港撤離。圖為馬士基貨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5-03-06 18:42
[NOWnews今日新聞] 美中關係惡化的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了全球航運業,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如今也正面臨嚴峻挑戰,根據《路透社》報導許多航運企業為了降低風險,有意低調地將業務從香港撤離,例如修改船隻的註冊地,或避免掛香港或中國籍旗幟等。
報導指出,香港一直是亞洲重要的航運樞紐,但近期傳出有愈來愈多航運公司選擇遷出香港,業界人士稱即便香港擁有諸多優勢,若美中關係持續惡化,企業仍會選擇較為中立的地區作為主要據點,例如將將註冊地或營運中心轉移至新加坡、台灣等更具穩定性的地區。
業內人士向《路透社》指出,這一變化和美國針對中國航運業的監管趨嚴有關,尤其是華府對涉及敏感技術或軍事運輸的企業加強審查,使許多航運公司擔憂可能遭受制裁。
美國國會2023年11月一篇研究報告就指出,「海外戰爭所需的軍事裝備,通常有90%是透過貨船運輸的」,其中還也提到在2022年,中國造船廠訂單中有1794艘大型遠洋船舶,而美國當年僅有5艘。
其中有航運業高層就指出,目前他們已經看到美國針對俄羅斯航運企業施壓,而這種措施未來可能就輪到與中國相關的航運公司,為此企業們陸續開始提前應對,例如修改船隻的註冊地,或避免掛香港或中國籍旗幟等。
面對這股撤離潮,港府強調香港仍擁有完善的法規、自由港制度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據點。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我們理解企業會因應全球形勢調整業務策略,但香港依然是亞洲區內的航運樞紐,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與國際級的服務體系。」
此外,由於美國傳出有意研擬18項政策劍指中國造船業,包括向中國製船徵收高額港口費等,貨櫃海運龍頭地中海航運(MSC)首席執行長Soren Toft此前也警告,若川普政策真的如此下達,那麼最糟的情況可能包含推漲運價25%,或導致航運公司將不得不減少美國市場部分港口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