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路透:台灣「正向烏克蘭企業取經」提高韌性

▲《路透》今引述我國國安高層官員說法,指台灣正從烏克蘭企業的經驗中學習。(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5-03-05 19:46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對台施加的軍事壓力連年增加,今(5)更宣布年度編列相當於新台幣8兆元的軍費預算,外界推測中國在台海舉行大規模軍演的情況「只會更多」;《路透》今引述我國國安高層官員說法,指台灣正從烏克蘭企業的經驗中學習,包含如何在戰時應對、強化政府與民間韌性,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及社會民生體系能夠持續運作。
中國政府今天公布,2025年軍費預算持續增長,全年編列預算人民幣1兆7846.65億元,相當於新台幣8兆元,維持了7.2%的年增率,展現其強化國防建設的決心,也是近年來最高的預算金額。
中國兩會陸續登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也在開幕式上進行政府工作報告,同時中國財政部提交的《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也對外揭露了2025年解放軍軍費預算年增率7.2%,這顯示中共有意持續加強軍事投資力道,分析多認為中共軍演頻率不會低於去年。
《路透》報導引述一名不具名的台灣國安高層官員說法,指台灣政府希望從烏克蘭的親身經歷中學習,「私營企業如何在戰爭期間幫助政府與社會增強復原力」;他特別提到,即使在戰爭期間,如Uber、微軟(Microsoft)等企業仍能持續提供關鍵服務,這對台灣來說極有參考價值。
該名官員也指出,台灣政府正在積極研究怎麼把超市納入政府的供應配送鏈,以確保戰時食品與物資的穩定供應,另外也正在研究如何在醫療量能面臨龐大壓力時,利用計程車服務來協助醫療緊急狀況,例如捐血運輸與病患運送等。
報導也指出,烏克蘭民間應變措施以外,台灣政府也正參考北歐及波羅的海國家的經驗,強化戰時生存能力,而在一場關於戰時儲備與民防訓練的閉門研討會當中,與會的烏克蘭美國商會會長杭德(Andy Hunder)也提醒台灣必須防範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
他以烏克蘭為例,指出在俄烏戰爭爆發前,俄方就曾透過大規模網路攻擊試圖癱瘓烏克蘭基礎建設,他形容二戰期間關鍵基礎設施最安全的地方在於隧道,如今則是在雲端。
他也提到,烏克蘭在戰爭期間仍能維持 Mastercard 與 Visa 等支付服務的正常運作,確保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