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衛報:習近平或要求和平統一、川普反應難料

▲英國媒體《衛報》以「美國總統川普在烏克蘭議題上顛覆華府政策,台灣屏息觀察」為題,分析川普外交政策轉向對台灣的可能影響。(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02-21 19:29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頻頻重砲痛批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讓許多美國盟友,包含台灣在內感到擔憂。對此,英國媒體《衛報》以「美國總統川普在烏克蘭議題上顛覆華府政策,台灣屏息觀察」為題,分析川普外交政策轉向對台灣的可能影響,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要求川普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相較於明確拒絕的拜登,川普「可能會同意,也可能反其道而行」,顯得難以預料。
《衛報》表示,川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在台灣相對受到歡迎,被視為是抵抗中國威脅的強大支撐,還打破慣例與蔡英文總統通話。然而,川普2.0時代卻讓全球為之動盪,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談判,揚言併吞格陵蘭島(Greenland),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州,還放話要接管加薩走廊(Gaza Strip)以及巴拿馬運河。而川普對於台灣的言論,最多也只能說是「有好有壞」,這讓台灣感到不安,擔心美國若撤回支持將造成生存危機。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的中國調查和分析計畫主管貝書穎(Bethany Allen)表示,「川普政府已經展現出願意突然且無預警地,背離美國兩黨數十年來的對中政策」。貝書穎認為,川普政府發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把自由民主等價值從外交政策考量中排除,這使得美國脫離過去,單純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政體而給予支持的固有價值觀。
報導指出,美國的支持被認為對台灣的生存至關重要,但川普指責台灣「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業務,並大肆批評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貿易夥伴對美國獲得巨額貿易順差,這些都讓人們懷疑,川普是否還將台灣視為美國的長期朋友,又或者川普將台灣當作商業對手,或是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本週美國國務院從其網頁上刪除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這舉動受到台灣歡迎。但有分析人士提醒,這可能僅是代表川普政府內部的一種觀點,但未必是川普本人的觀點。少有分析人士認為台灣能被川普拿來當作有效的談判籌碼,但若習近平要求川普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相較於明確拒絕的拜登,川普可能會同意,也可能反其道而行,顯得難以預料。
報導表示,台灣政府官員私下堅稱台美關係依然牢固沒有改變,但對於川普對台態度「不冷不熱」的擔憂,在台灣正變得越來越明顯。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台美關係或許仍然牢固,但台灣依舊可能面臨來自川普的壓力,要求台灣同意他的要求。不過,另一方面,川普的不確定性讓他也可能傾向台灣。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總監蕭嫣然(Amanda Hsiao)表示,如果美中關係破裂,川普政府有可能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支持賴清德政府」,蕭嫣然認為,這對北京而言可能會是一場惡夢。
《衛報》報導最後以一位接受街訪的台灣民眾感想作結,「川普關注的是對美國有利的事情,但關鍵是你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對吧?」受訪民眾感慨川普難以預測,已經超出台灣的控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