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美俄會談排除烏 莊豐嘉:恐重演慕尼黑協定

▲美國與俄羅斯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針對俄烏戰爭問題展開會談。(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02-19 10:48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與俄羅斯官員週二(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會談,試圖針對烏克蘭問題達成共識,但令外界關注的是,這場會談並未有任何烏克蘭官員參與,也使人想起了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當時捷克被迫接受協定,更成為了二戰導火線。資深媒體人、前華視總經理莊豐嘉表示,如今美俄的談判將烏克蘭排除在外,可能會重演歷史,或是有更糟局面等著發生。
美俄官員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進行外交談判,會談由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領導,雙方試圖就烏克蘭的和平協議條件達成共識,同時協商川普與蒲亭的可能會晤。
這場會談未有任何烏克蘭官員參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直言,攸關俄烏終戰的磋商不能背著烏克蘭進行,且烏克蘭並未受邀參加美俄會談,「我們不想要任何人背著我們決定任何事。事關如何終止烏克蘭戰爭,不能在烏克蘭缺席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對此,資深媒體人莊豐嘉在臉書上發文直言,沒想到在有生之年,竟然可以看到「惡名昭彰」的《慕尼黑協定》模式,會從歷史教科書變成活生生的新聞出現在面前。
莊豐嘉介紹了《慕尼黑協定》背景,指出該協定簽定於1938年9月29日,「是希特勒為了併吞捷克的蘇台德區,和當年英法兩國進行的一場黑箱談判,另一個參與談判的國家元首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他站在希特勒這一邊。」
莊豐嘉表示,當事國捷克卻被當作是待宰羔羊,上了談判卻被禁止參加談判,談判代表只能待在會議室旁邊的小房間,等待被通知最後的結果。這讓莊豐嘉直言,「這即是後人所痛斥的綏靖主義。也是點燃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莊豐嘉提到,當時捷克總統迫於無奈最終接受慕尼黑協定後,向英國與法國說了一段話,內容為「我不知道你們國家是否會從協定中獲得怎樣的好處,但無論如何,我們不是最後一個,在我們之後,同樣的命運會落到其他國家頭上。」
而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雖然宣稱獲得獲得所謂「我們時代的和平」,回到英國還受到盛大歡迎,還有人倡議要成立感恩基金向張伯倫致敬;但英國陸軍大臣卻同時請辭,在野黨的邱吉爾更指出,「我們遭到了一場全面的、十足的失敗。」更稱「別以為這是結尾,它不過是剛開始...」
莊豐嘉表示,今日的烏克蘭,雖然命運不能與當年的捷克相比擬,因為烏克蘭人民已經浴血抗俄長達三年之久,烏克蘭展現了不向俄羅斯總統蒲亭屈服的意志,獲得舉世的「心疼」與「欽服」。他認為,未來的談判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排除烏克蘭的角色。
但莊豐嘉進一步指出,當年的英國,今天換成了美國,俄國則化身成當年的德國;被宰割的對象,從捷克變成烏克蘭,同樣面臨被禁止出席談判會議,「當年捷克總統認為他們『不會是最後一個』的預言成真了」
最後,莊豐嘉表示,邱吉爾說的「不是結尾,而是剛開始的」斷言,正考驗著這次美俄舉行有關決定烏克蘭命運的會談,會不會是另一個慕尼黑協定,或是有更糟糕的局面等著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