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川普祭關稅 胡錫進:兜一大圈還是得買中貨

▲針對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10%關稅一事,中國已揚言反制。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2025-02-02 14:48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1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則是10%。消息一傳出,加、墨2國隨即也祭出關稅「回敬」,加拿大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約新台幣3.5兆)的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墨西哥總統也指示經濟部長啟用先前準備好的計劃,向美國輸墨產品加徵關稅,並強調墨西哥是一個自由、獨立、自主的國家,有能力應對任何情況。至於中國雖然還未提出具體的關稅報復措施,但也已揚言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前官媒總編胡錫進也在微博上放話,稱美國這麼做只會「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胡錫進表示,川普對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表面看來是為了阻止非法芬太尼進入美國,實際上就是出於「保護主義」,雖然美國在祭出關稅的同時也警告,若被課稅國進行反擊,關稅可能還會再提高,但維護國家利益是3國都堅持的事,無論美國政府做出什麼決定,都有不同的計畫可以因應。
胡錫進認為,川普的作法肯定會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對美貿易造成損失,一些主要從事對美出口業務的公司,確實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困難,但中國整體經濟無需驚慌,加上先前已經有過貿易戰的經驗,川普加徵關稅早已是各方預期之中的事,中國相關廠商也未雨綢繆,做了大量準備。
胡錫進分析,首先,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但川普加徵關稅的對象,被打擊最重的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它們是美國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夥伴,川普此舉改變全球貿易原有的面貌,使它朝著支離破碎、不確定的方向演變,這對越小的經濟體而言,風險越大、抵抗力越弱,但中國反貿易戰的能力最強,近年累積的新經驗也最多,在貿易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中國的戰略主動性和應對能力也會是最大。
第二,胡錫進認為,經過上一輪關稅擠壓後,許多中國輸美產品的利潤空間縮小了,有些甚至接近臨界點,川普提高關稅,美方要分攤的增稅比例必將更高,其中一部分由美國經銷商支付,另一部分只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美國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通膨率又會上升,畢竟中國廠商不可能賠本向美國出口。第三,胡錫進點出,關稅作用下,其他國家的服裝、玩具、家具、電器等,對美出口可能會增加,但是有不少東南亞、南美、非洲的替代產品,其實也是中國廠商遷過去生產的。
至於第四和第五點,胡錫進表示,美國關稅不可能把中國的大量產業逼走,因為中國的供應鏈高度成熟,社會非常穩定,員工技術熟練,責任感高,構成難以取代的整體環境,其綜合優勢不是10%甚至更多關稅就可以抵銷的,就算有少數中國工廠真的外遷,依然撼動不了格局。中國的產業鏈整體越發強大,高端部分逐漸成熟,基礎部分進一步織密,除了對美出口,還會增加在其他國家的銷售,使中國供應鏈進一步深入到世界各地,擴大「中國製造」的滲透,進而帶動中國影響的升級。
綜合上述,胡錫進總結道,川普把關稅當萬用牌打,也是因為手上缺少其他好牌,一有不滿就上關稅,有違近現代貿易發展史不斷降低關稅的趨勢,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就算一開始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牌越打越多時,美國就會成為風險和問題的聚集地,變成「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預言美國兜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得直接或間接買中國貨,最終給自己找來麻煩並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