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中國不瘋雙11了?財經網美:電商不敢晾戰報
▲財經網美「Emmy追劇時間」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年是中國史上最悽慘冷清1111,「京東、天貓、淘寶都不敢公布戰報總銷售金額!」話題引發討論。(圖/取自Unsplash)
- 記者陳郁柔/台北報導 2025-11-27 12:08
[NOWnews今日新聞] 受到中國電商影響,近年來各大購物平台每年在雙11都會舉辦大促銷,不過,財經網美「Emmy追劇時間」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年是中國史上最悽慘冷清1111,「京東、天貓、淘寶都不敢公布戰報總銷售金額!」話題引發討論。
胡采蘋在粉專「Emmy追劇時間」分享影片,一開頭就笑稱今年可能是「史上最後一次雙11購物節」,直指中國電商因中共查稅風暴陷入全面慘況,賣家倒一片,京東、天貓、淘寶甚至「不敢公布戰報」。
Emmy追劇時間也分析台灣電商競爭更白熱化,有的營收遇到大衰退、有的前景不明,還有急起直追的電商,更有購物平台被她形容成「開始中租化」,最後稱台灣電商已正式進入「資本絞殺階段」。
許多網友看完影片與貼文後感觸很深,紛紛表示「今年1111很冷清。」「行業發展到巔峰必然崩壞。很多苛扣款項台灣大廠以前也聽過。」「淘寶11月開始集運拆成多包,可能在四港口建倉。拼多多則是倉庫爆滿,貨到十幾天還進不了倉。」
為什麼今年雙11沒有以往的氣氛呢?中國數據分析平台星圖數據顯示,2025年的雙11各大平台不再只是捲價格、拚流量,而是以即時零售與AI技術為雙引擎,推動消費體驗的全面升級。
星圖數據表示,受到今年雙11大促周期調整影響,也就是促銷期天數變多了,導致各平台促銷時段與規則跟去年存在差異,所以說拿來跟去年、或前幾年的數據可比性受限,因此相關成長率指標真的只能參考趨勢走向而已。
對此,中國媒體《市場星報》指出,如今已經邁入第17個年頭的雙11,「正以一種近乎退潮的靜默完成轉型」。
他們舉例,今年雙11不再有需要紙筆演算的優惠公式,也可以看出消費市場降溫是肉眼可見。他們也指出,過去雙11打開朋友圈就是滿滿的「戰利品成績單」,但到今年卻看不到了,社區的快遞驛站也不再大排長龍等待取件,就連促銷簡訊都只剩零星幾條。
此外,品牌的經營邏輯也正在轉變,過去的雙11品牌追求「短時間衝銷量」,現在更看重「長期留客群」。市場不再製造短期狂歡、誘導衝動消費,而是滿足真實需求。
這也能在台灣看見類似情形,在今年雙11前夕,有網友在PTT上以「為啥沒人瘋雙11了」為標題發文,說他印象中,以前每逢雙11,大家都會大肆網購,各家電商也會集中人力處理訂單,10、11月簡直就是購物大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