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國指日本危險、別去!港知名評論家揭真相
▲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中國政府以安全有疑慮為由,呼籲國民近期暫時避免前往日本。(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2025-11-25 12:06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因涉台言論引發北京強烈不滿,抵制手段之一就是強烈呼籲中國民眾別去日本旅遊,取消部分中日航線等等,給出的理由則是「日本很危險」。對此,經常在網路上分析時政的香港知名作家、網路時事評論員馮睎乾則在臉書上指出,日本或許真的很危險,但危險的根源與其說來自日本本身,不如說是中國人在日本所犯的襲擊罪行,顯示「中國人是會打中國人的」。
馮睎乾23日深夜發文,表示自從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後,中國便一直跳腳,2國外交劍拔弩張,總想對北京表忠誠的香港特區政府,自然也不能示弱,必須做點什麼向日本「還以顏色」,所以香港保安局近日就更新了外遊警示網頁,聲稱:「自2025年中起,中國公民在日本發生遇襲事件的趨勢漸增」,呼籲計劃要去或已在日本當地的港人,提高警覺、注意安全;香港教育局也證實,已經用安全為由,退出今年日本官方舉辦的「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劃」,取消12月的中學生赴日交流團。
馮睎乾指出,政治角力大家都明白,他好奇的是,香港保安局到底是根據哪些事實,發出:「自2025年中起,中國公民在日本發生遇襲事件的趨勢漸增」的警示,日本公民在中國遇襲甚至被殺(如去年9月18日,一名10歲日本男童在深圳街頭被陌生人刺死),近年聽到不少,但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印象中真的沒幾個。事實上,香港保安局也僅能舉出一宗事例:「2025年7月31日,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發生襲擊事件,導致2名中國公民嚴重受傷」,但遇襲的其實是2名台灣籍男子。
馮睎乾質疑,除了少部分個別事件以外,中港政府究竟還有什麼案例,能證明「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趨勢漸增」?他勉強找到另一起相關事件,是今年6月6日晚上,一名中國遊客在京都街頭,遭陌生男子持刀襲擊,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隔天還立即發布新聞稿,高調提醒赴日的中國遊客要小心;然而諷刺的是,京都警方在8月18日逮捕了兇嫌,竟是一名中國籍男子,行兇動機疑似是與其他中國遊客發生爭執,打下:「奇怪了,分明是『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的一大案例,為什麼保安局的『警示』偏偏避而不談呢?難道在日本被同胞刺傷的中國遊客就不算公民」?
馮睎乾說道,看了以上案例,他開始相信「日本真的很危險」,但就是不理解香港保安局怎麼可能從1、2宗案件就推斷出「自2025年中起,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趨勢漸增」,翻查日本法務省《犯罪白書》,目前只更新到2年前的數據,所以香港保安局聲稱的「自2025年中起……趨勢漸增」說法,根本不可能有日本官方數據支持,所謂「趨勢」純屬虛構。
不過,馮睎乾也附上自己在翻閱近幾年《犯罪白書》時,意外發現的一些「有趣資料」,大意是:2021年,在日本的外國人因襲擊或傷人被捕的案件,以中國人最多,有245宗(299人被捕);2022年,在日本的外國人因襲擊或傷人被捕的案件,以中國人最多,有266宗(327人被捕);2023年,在日本的外國人因襲擊或傷人被捕的案件,以中國人最多,有294宗(329人被捕)。
所以,馮睎乾分析,按照日本官方統計,至少自2021年開始,中國公民在日本犯下的襲擊罪行,不單在外國人裡稱冠,更連續2年有增加趨勢,或許這才是「日本好危險」的真正原因,因為中國人是會打中國人的,包括在日本。至於有著最多中國人的中國大陸又是否安全呢?馮睎乾表示,事實是勝於警示的,今年年初曾有香港男學生在中國交流時身亡,死因始終保密,令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卻未見教育局「以安全為由」取消任何交流團,當局對中、日有雙重標準,以政治凌駕安全,於此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