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動態

看見台灣實力 工研院奪全球百大研發獎3項

▲工研院攜手興采實業集團共同開發出「回收纖物再製低碳循環防水透濕膜(Circu-Texfilm)」,可輕鬆將複合廢棄紡織品,轉化成有「防水、透濕」效果的聚氨酯薄膜,可製作出不同規格的防水透濕布料,並可廣泛應用在機能服、鞋類、軍用裝備等。(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興采實業集團共同開發出「回收纖物再製低碳循環防水透濕膜(Circu-Texfilm)」,可輕鬆將複合廢棄紡織品,轉化成有「防水、透濕」效果的聚氨酯薄膜,可製作出不同規格的防水透濕布料,並可廣泛應用在機能服、鞋類、軍用裝備等。(圖/工研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被譽為「研發界奧斯卡獎」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日前揭曉2025年得獎名單,工研院今年榮獲3項大獎,涵蓋生醫、AI、綠色永續等領域,與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阿爾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等國際重量級機構並列,讓台灣與產研共創的科技研發實力在國際發光發熱。

在生醫領域,工研院攜手新光合成纖維、合碩生技及紡織所跨域開發的「仿生韌帶支架」,以仿生結構與高分子材料打造出兼具固定強度與提升修復的醫材,幫助斷裂的韌帶更快癒合、穩定恢復,對於長者因創傷而韌帶受損或斷裂,都能藉此快速恢復自在行動力。

AI領域,工研院整合AI智慧控制與高速水刀系統,開發出「AI優化高活性廢輪胎水刀清胎製程技術(AI-WaJe™)」,最快360秒內完成一條大型輪胎的清除作業,大幅縮短處理時間,並可對應不同輪胎規格,回收的高活性膠粉還可再利用,已由衍生新創公司奇妙水循環材料公司投入營運。

在淨零循環領域,工研院攜手興采實業集團共同開發出「回收纖物再製低碳循環防水透濕膜(Circu-Texfilm)」,可輕鬆將複合廢棄紡織品,透過化學解聚與再聚製程,即能轉化成有「防水、透濕」效果的聚氨酯薄膜,無需拆解或脫色,製作出不同規格的防水透濕布料,能廣泛應用在機能服、鞋類、軍用裝備等,已導入興采實業集團產線。
 

   ▲工研院攜手新光合成纖維、合碩生技及紡織所跨域開發出「仿生韌帶支架」,以仿生結構與高分子材料打造出兼具固定強度與提升修復的醫材,幫助斷裂的韌帶更快癒合、穩定恢復,對於長者因創傷而韌帶受損或斷裂,都能藉此快速恢復自在行動力。(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新光合成纖維、合碩生技及紡織所跨域開發出「仿生韌帶支架」,以仿生結構與高分子材料打造出兼具固定強度與提升修復的醫材,幫助斷裂的韌帶更快癒合、穩定恢復,對於長者因創傷而韌帶受損或斷裂,都能藉此快速恢復自在行動力。(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表示,創新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關鍵動能,工研院持續以「整合跨域創新」為核心策略,致力成為政府最信任的產業智庫與產業最堅強的技術夥伴。除了長期凝聚專才,發展前瞻及關鍵技術,協助台灣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占得先機。

R&D World副總暨總編輯保羅希尼(Paul Heney)表示,台灣是全球重要的研發樞紐之一,許多企業都與台灣廠商及工研院等研發機構保持密切合作。

經濟部表示,經濟部支持的研發成果已連續18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累積達103個獎項,由經濟部科專成果支持的多項得獎技術,其中9成已經技轉廠商或成立新創公司,而今年獲獎的技術也全數與業者展開合作,成為技術的出海口,帶動產業價值。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