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高市早苗遭戰狼圍剿 中國用力打壓有2考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反制動作頻頻,日中關係急劇惡化。對此,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文分析,指出北京當局決定將「小風波」升級成「大對抗」,很可能是要趁高市尚未完全站穩腳步時,及早削弱她的政權勢力。

米德在華爾街日報以「中國為何要對日本挑起爭端」(Why China Is Picking a Fight With Japan)為題,文中引述路透社指出,在高市早苗在國會發表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後,中國戰狼有了「新的攻擊目標」,他們說出「腦袋被驢踢」、「噴糞」等粗俗的語言來攻擊高市早苗。

而中國官員也敦促中國遊客和商人避免前往日本,警告學生在日本面臨所謂的風險,並派出大量海警船巡邏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水域。

文章表示,高市早苗的「罪行」是在國會中對一個問題給出了誠實而直接的答案,但儘管以往沒有任何一位日本領導人將事情說得如此清晰,但日本的基本立場並沒有真正的改變。

北京為何將小風波升級為重大對抗?

米德認為,中國的反應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以北京的角度來看,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份,而擁有領土主權的國家必須不斷申明這些主權以維持其有效性。如果日本表示可能會干預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衝突,中國必須抗議,否則就等於承認其主權主張存在疑問。

儘管如此,北京大可以形式上表達抗議,待幾周後降溫,不必演變成危機。那究竟是為什麼要「小事化大」?

米德認為,有兩個因素直得多加注意。第一,北京慣用施壓與恫嚇手段,無論面對國內反對者或不配合的外國政府,第一反應往往是恐嚇、威脅,並在可能時進行強制。如果奏效,那就很好;若無效果,再改採較溫和的方式即可。

第二,北京希望在高市早苗完全鞏固權力前削弱她。她是鷹派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門生。又因為偏向和平的公明黨拒絕在她的內閣合作,最終與更偏鷹派的日本維新會組成聯合政府。

中國擔心,不受制約的高市早苗將採取更多措施加強日本的軍事態勢。日媒先前報導,高市政府可能正在考慮結束日本長期以來對在其領土上部署核武器的禁令。考量中國正在進行史上最快速核武擴張,理當希望鄰國保持弱小且不具核武。

因此中國希望抓住機會、放大高市早苗的言論,引發日本國內的反對勢力行動。

許多日本企業依賴中國工廠進口關鍵產品,更多企業則依賴進入中國市場。自民黨中有許多有影響力的大老與這些企業關係密切,也有些議員代表的選區裡,中資企業是主要雇主,或當地經濟高度依賴中國觀光客。再加上不少國會議員對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本來就存疑。中國若施加集中經濟壓力,或許能說服這些黨內大老,在幕後向高市施壓。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