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高市早苗背刺!習近平沒面子成強硬抗日關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31日在APEC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晤,會談持續了約30分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陳政嘉/綜合報導 2025-11-18 16:18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或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敏感言論,引發中日兩國關係跌入谷底,外交高度緊張。韓媒指出,中日關係經已經降到建交53年來最低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子問題」是北京強硬回應的關鍵。
韓媒《朝鮮日報》報導,高市早苗7日在答詢時發表「台灣有事」言論,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開嗆「斬首」,引發日本國內不滿,13、14日中日互相召見大使抗議。中國外交部在14日呼籲中國公民避免赴日旅遊,中國多家航空跟進,開放免費退改赴日機票,「雖然形式上是建議,但實際上是近乎強制命令」。16日上午,中國海警也闖入日本爭議領土釣魚台附近海域航行。《產經新聞》分析,中國故意公開侵犯事實是為了向國內外表明中國正在對日本施壓。
報導指出,與薛劍在高市早苗發言後立刻回應「狂妄言論」不同,中國官方的回應是在大約一週後開始,這意味著經過中國最高領導層深思熟慮。有分析認為,中國之所以採取超強硬的應對措施,是因為將高市早苗對台灣的言論視為反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干涉內政。
「習近平的面子」也被認為是北京當局強硬回應的關鍵因素。習近平上月31日與高市早苗會面,此後中國重新開始進口日本的水產品,還延長了日本人短期訪問中國的免簽證期限。就是說,在習近平向日本伸出橄欖枝的情況下,僅過半個月就被高市早苗「背後捅刀」,因此必然會採取強硬措施。《讀賣新聞》報導稱,中國認為高市早苗不可能撤回發言,因此決定趁此機會採取強硬措施,讓日本無法再介入台灣問題。
另也有觀點認為,中國一直大力宣傳「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因此不可能對「戰敗國」日本暗示進行武力干涉的言論視而不見。《人民日報》14日發表評論稱,這是日方戰敗後領導人首次對中國發出武力威脅。
不過對於中國的施壓,日本國內並未有太大影響,目前尚不清楚中國「避免訪日」命令是否會對日本造成打擊,但今年1到9月訪問日本的中國遊客多達748萬人次,日本本來就在苦惱過度觀光的問題,甚至有聲音認為,中國人不來,從短期來看反而是應對過度觀光的好事。
輿論也傾向於以支持率高達80%的高市早苗為中心團結起來。《朝日新聞》稱,高市政權認為如果撤銷答覆,將無法獲得保守派支持者的理解。但由於是少數執政黨,政治基礎薄弱的高市內閣的部分人士認為應該避免與中國過度對立。日本也正在討論派出國家安保局長市川惠一前往中國,推進高市早苗與中國總理李強在G20峰會上會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