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印尼銫-137污染蔓延多國港口

▲印尼萬丹省現代芝坎德工業園被指是銫-137污染源頭,影響多國進出口貨物。(圖/翻攝自Antara News)

▲印尼萬丹省現代芝坎德工業園被指是銫-137污染源頭,影響多國進出口貨物。(圖/翻攝自Antara News)

[NOWnews今日新聞] 今年7月,美國洛杉磯港在例行檢測中,意外在一批印尼冷凍蝦與運動鞋上測到微量放射物銫-137(Cesium-137)。幾乎同時,荷蘭鹿特丹港也在準備運往瑞士的鞋子中驗出相同污染。歐美多國港口接連亮紅燈,才讓這起跨國放射污染事件浮上檯面。

追查一路指向印尼萬丹省的現代芝坎德工業園(Modern Cikande Industrial Estate)。印尼當局後續檢測發現,園區內竟有22家工廠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消息曝光後,美國立即暫停進口印尼冷凍蝦,數百個貨櫃被迫滯留。

然而污染顯然不只在工業園一帶。8月底,加州長灘港又在一批印尼丁香驗出放射物,來源農場位在蘇門答腊南部,距離工業園約70公里,甚至隔著巽他海峽,顯示銫-137可能透過空氣或環境途徑擴散,範圍遠比預期更大。

更耐人尋味的是,雅加達港務局過去曾兩度攔查到遭放射污染的進口鋅粉,而目的地正是同一座工業園。馬來西亞、澳洲也曾發出異常通報,但當地未進一步處理,使污染問題一路沿著物流鏈外溢,直到美國全面檢出後才引爆完整調查。

根據《彭博》取得的調查進度,這場污染被推估始於今年5月。園區內一座冶煉廠在熔煉廢金屬時疑似釋出銫-137,廢料掩埋又讓污染向外擴散。部分污染物可能隨風飄散,再透過降雨落入土壤,進而影響農作物,形成複合式污染鏈。

印尼調查人員在園區與周遭廢棄物場共找到超過20家受影響工廠,其中一處輻射量甚至高達每小時33毫西弗,相當於核電相關從業人員全年可接觸的上限劑量,在不到40分鐘內就會達標。

當局已替1500多人進行檢測,共有9名工人需接受治療,超過10個家庭被迫暫時撤離。警方曾傳喚某冶煉廠代表,但該名人士隨後離境前往中國,目前仍無人遭起訴,調查仍持續進行。

印尼國會議員埃維塔在國會痛批,若非美國率先發現異常,印尼恐怕至今仍被蒙在鼓裡,事件已對國家聲譽造成傷害。外界也指出,此案凸顯印尼在廢金屬管理與工業監管上的缺口,更暴露全球供應鏈對單點事故的高度脆弱性,一旦疏忽,影響恐跨越國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