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菲律賓GDP跌!防洪預算成貪腐黑洞

▲菲律賓學生走上馬尼拉街頭抗議防洪工程貪腐案,呼籲政府追究責任,並要求提高公共建設透明度。(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菲律賓學生走上馬尼拉街頭抗議防洪工程貪腐案,呼籲政府追究責任,並要求提高公共建設透明度。(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菲律賓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公共工程貪腐風暴,導致市場信心崩塌、政府支出停滯,第三季經濟增速僅4%,創下四年新低。外界普遍認為,防洪工程弊案與行政審批遲緩,已讓這個原本被看好能維持中高速成長的東南亞經濟體,陷入信任與效率雙重危機。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11月7日公布的數據,第三季GDP年增率僅4.0%,遠低於路透社預期的5.2%,也低於第二季的5.5%。在高通膨趨緩與內需疲軟的背景下,市場預期中央銀行將於12月政策會議上再度降息,這將是連續第五次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消費與投資。

社會經濟規劃部長巴利薩坎坦言,政府設定的全年經濟成長目標5.5%至6.5%幾乎無法達成,「我們原本希望的生產力被所有這些貪腐行為扼殺了,程度令人震驚。」官方數據顯示,公共支出增速僅5.8%,是自2024年以來最低,主因是為防堵弊案而強化審批機制,導致資金撥付延誤、建設進度停擺。

菲律賓參議院調查發現,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高達七成的防洪預算遭侵吞或流失,部分工程甚至成為「幽靈計畫」,品質低劣、合約黑箱,引發社會震怒與國際投資者撤資。根據彭博與《商業鏡報》報導,過去兩年因貪腐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200億披索(約新台幣684億元),政府基建支出更暴跌26.2%,創近14年最大跌幅。

防洪案引爆全國性抗議潮,超過20座城市爆發示威,民眾走上街頭要求「還人民一個乾淨政府」。馬尼拉街頭甚至出現警民衝突,數十人被捕。國際媒體《衛報》與《政治》指出,這場怒潮反映菲律賓社會長年積累的不滿,貧富差距擴大、基建停擺、貪官不罰。雪上加霜的是,第三季又遭超強颱風「樺加沙」重創,造成農業、交通與能源設施嚴重毀損。氣候災害與基建弊案疊加,使公共投資與民間活動雙雙受阻。

馬尼拉德拉薩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利佩批評,政府將成長不振歸咎於颱風「難以服眾」,「菲律賓每年都面臨天災挑戰,真正的問題是結構性腐敗與投資信心崩盤。」他直言,官方喊出的6%成長目標從一開始就不切實際。

目前菲律賓政府已設立「獨立基礎設施委員會」(Independent Commission for Infrastructure,ICI),追查自2015年以來的重大公共工程,並計畫修訂《銀行保密法》與《反洗錢法》,以加強透明度與資金追蹤。不過,外資與民眾對政府信任已大幅下滑。經濟學家警告,若無法有效恢復公共支出與外資投入,菲律賓經濟放緩恐延續至2026年。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