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高市政權短命風險高?矢板明夫揭倒閣勢力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在臨時國會投票中順利過關,成功獲選日本新任首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2025-10-22 11:23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在日本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眾院首輪投票就過半當選,成為日本第104代與首位女首相。不過即使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攜手成立聯合政權,高市早苗仍面臨著「朋友少、敵人多」的危機,日本資深媒體人、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分析指出,高市早苗應利用其高人氣,盡早解散國會、重新選舉,以爭取自民黨多數,來避免短命政權。
矢板明夫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特別單元「新!說三道四」中,針對高市政權走向進行分析,他認為高市早苗政權首要的特點是「非常不安定」,因其面臨「朋友少,敵人多」的困境。
政權結構:高度不安定的「少數」政權
矢板明夫指出,高市早苗雖然與日本維新會組成了聯合政權,但維新會並未派人加入內閣,這意味著維新會「還有一隻腳在外面」,隨時可能抽身離去,且可能在許多政策上投下反對票。
目前自民黨在國會擁有196席,距離過半的233席次,仍差將近40席,這使得高市早苗政權運作面臨嚴峻挑戰。
而高市早苗曾經答應維新會縮減10%的國會議員,矢板明夫直言,此舉將得罪許多人,「這些人都恨不得把高市早苗倒戈」。
矢板明夫指出,鑑於高市早苗在國民之中的人氣很高,民眾對「第一任女首相」充滿期待,解套方法是早日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高市早苗若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解散國會、通過預算,藉此換回自民黨多數,政權變可望長期化,否則將會非常短暫。
經濟政策:積極出動的財政路線
矢板明夫指出,高市早苗政權的經濟路線是一個積極出動財政的政權。高市早苗基本繼承了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策。然而,安倍內閣時期,政策受到黨內相對保守派的牽制。但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戰勝了這些勢力,等同於擺脫了這些「牽掛」。
矢板明夫預測,高市早苗將會積極出動財政,發行國債,不過這可能導致日幣貶值,但日股升值的現象。此外,高市早苗特別重視軍工產業,因此相關企業的股票,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等,普遍被看好。

外交政策:堅定的「親美、抗中、保台」
矢板明夫指出,高市早苗外交政策方向,是被明確定位為「親美、抗中、保台」的政權。他表示,高市早苗年輕時曾擔任美國國會議員助理,非常瞭解美國政治。她強調「日美同盟」,同時也要求日本要加強自身的責任感,做「該做的事情」。預計她與美國總統川普將能有良好的互動。
矢板明夫進一步提到,在大約27、28年前,高市早苗訪問中國,與國務委員唐家璿會面,就曾表達對中方的強烈不滿,認為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破壞國際秩序,日本不應被「道德綁架」或「牽著鼻子走」。她的立場至今始終如一。
矢板明夫指出,高市早苗最重要的特點是,她將會一掃過去政權周圍的親中派,例如過去小泉純一郎政權時有加藤紘一、安倍晉三政權時有二階俊博,而兩個政權都有非常親中的公明黨聯合執政。而這次高市早苗內閣啟用的人選將「全數是抗中的大將」。
矢板明夫認為這一點將令中國感到非常煩惱,並預計高市早苗時代將與中國發生衝突。
最後,矢板明夫提到,高市早苗非常重視台灣,與其他顧忌中國反應的日本政治人物不同,她「不在乎中國的反應」。因此,預計她與台灣的關係將會有所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