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親台立場受矚
▲高市早苗今(21)日在日本臨時國會投票中,被指名為第104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1位女首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2025-10-21 17:05
[NOWnews今日新聞]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今(21)日在日本臨時國會投票中,被指名為第104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1位女首相,新內閣將由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組成聯合政權。高市早苗深受保守派支持,過去對台灣的態度十分友善,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路線,同樣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多次強調台灣是日本極其重要的夥伴。正式成為日本首相後,高市早苗是否會延續其立場,備受關注。
高市早苗今日在眾議院的首相指名選舉中,第一輪投票就獲得237票,超過半數當選。自民黨擁有196席,日本維新會35席,共計231席,顯示還有其他無黨派議員投票支援高市。而在參議院的投票中,高市第一輪獲得123票,未能達到過半數的124票,不過在之後的決選投票中仍順利獲得125票當選。
日本首位女首相 高市早苗超挺台灣
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前,高市早苗曾投書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強調關切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稱台灣是日本極為重要的朋友,表態希望與中國領導人「進行坦率對話」,並警示「不允許以武力或威嚇方式單方面改變現狀」。
高市早苗被視為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門生,同樣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在9月宣布參選自民黨總裁的記者會上,高市早苗也重申此立場,認為中國若統一台灣,對日本也會帶來重大影響。高市早苗在2024年曾表示,「不能讓中國把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
高市早苗今年4月27至29日曾率團訪台,會見總統賴清德、前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就台日關係以及區域情勢發表了許多看法。高市早苗認為共同擁有自由民主理念的國家,應形成類似準軍事同盟的關係,互相防衛以保障安全,其中當然也包括台灣。高市早苗還提到,日本與台灣在半導體和AI領域能夠深化合作,確保與強化供應鏈上的戰略夥伴關係以及關鍵技術的自主。

正式執政後是否會修改路線 仍待觀察
高市早苗「挺台」無庸置疑,但在正式成為日本首相開啟執政後,高市早苗是否會考慮修改她的立場值得觀察。比如說,高市近年從未缺席參拜靖國神社,但是今年10月17日秋季大祭,高市改為獻上祭祀費,就是為了避免外交風波。日本跨黨派議員聯盟10月9日訪問台灣,前防相木原稔取消了預定的隨團訪台計劃,有日本媒體認為是因為木原稔即將被任命為新任官房長官,因此才迴避訪台,降低高市早苗政府的親台色彩。
長期研究中日關係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松田康博教授,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中國應該會先對高市早苗「聽其言,觀其行」,因為在川普全球關稅戰的當下,中國也不會希望與日本有太多的摩擦,給自己帶來麻煩。
對於高市早苗正式被指名為日本首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選舉結果,這是日本的內部事務。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方在中日關係上的基本立場是一貫明確的,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首位女首相能否帶領日本社會突破女性「玻璃天花板」?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外界也關注這是否代表日本社會將朝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發展?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性別差距指數」中,日本在14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18名,在G7成員國中處於末位,高市早苗出任首相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改善日本的「性別差距指數」。
不過,高市早苗反對選擇性夫妻別姓制度,在兩性議題上也被認為是保守派,事實上,今年9月《日本經濟新聞》和東京電視台合作的民調中,支持高市早苗的男性民眾還比女性民眾多了10個百分點,並未特別受到女性青睞的女首相,也是高市早苗個人性格的一大特徵,未來高市早苗在日本女性參與社會的問題上,會投注多少精力、繳出怎樣的成績單,同樣仍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