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擴大泰國投資
▲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持續擴大在泰國的生產版圖,助攻當地打造東協電動車製造中心。(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楊雅婷/綜合報導 2025-10-20 15:00
[NOWnews今日新聞] 泰國工業聯合會(FTI)副主席納瓦日前參訪位於羅勇府WHA工業區的比亞迪電動車廠,他在視察總裝線、電池廠與焊接車間後表示,泰國汽車零件業正期待中國大型汽車製造商能進一步開放供應鏈,讓更多泰國企業有機會參與。
目前泰國汽車與零組件產業從業人數已由60多萬人降至約40萬人,主因是進口零件比例過高。若外資企業能提高本地零件使用率,將有助經濟內循環與國內就業。
比亞迪集團行政總監蕭海平指出,比亞迪在泰國的電動車生產量持續成長。自2024年7月投產以來,累積產量已超過5.5萬輛,預估全年將突破4萬輛,目前每月生產約5000至6000輛。廠區現有員工約5800人,其中泰籍員工占92%,預計年底可提升至95%。此外,比亞迪也與超過20所泰國大學合作,招收實習生,培育當地電動車產業新生代技術人才。
蕭海平表示,目前比亞迪在泰國的本地化生產比例已提升至54%,與去年45%相比成長明顯,合作的泰國零件廠商超過35家,採購項目多達529種,顯示比亞迪正積極深化在泰國的製造基礎。
根據泰國工業部估計,2025年泰國汽車總銷量可達60萬輛,其中電動車約10萬輛,占比持續攀升。比亞迪泰國廠的年產能約15萬輛,未來將採雙班制運作以滿足內外銷需求,出口比例預定達40%。
儘管泰國仍面臨基礎建設與內需不足的挑戰,但市場普遍認為,這正是新能源車產業的「黃金機遇期」。泰國有望成為區域新能源車製造中心(NEV Hub)。政府也持續推動EV3.0與3.5政策,讓消費者更容易接觸與購買電動車。
蕭海平指出:「過去政府在EV3.0與3.5政策的執行相當成功,若能推進至EV4.0或4.5階段,將能進一步強化投資者與消費者信心,推動泰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汽車製造基地之一。」
比亞迪預計2025年底前將出口逾1萬輛電動車,截至8月25日,已累計出口超過3300輛,主要市場包括英國、德國、比利時與越南,顯示比亞迪正式展開亞洲與歐洲市場布局。
公司強調,將強化售後服務體系並導入智慧系統,優化電動與插電式混合車(PHEV)技術,以更貼近泰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至於先前媒體報導的「召回10萬輛汽車」事件,比亞迪回應指出,那批車為2015年於中國生產、未在泰國銷售的車款,公司已妥善處理相關電池問題,並重申安全與客戶責任仍是首要考量。
目前泰國電動車產業正處於轉型階段,無論在生產、技術或勞動力面向,業界普遍認為「公私協力」是關鍵。若能持續強化本地供應鏈並延續EV政策誘因,泰國有望鞏固其全球汽車製造重鎮地位,並為國家經濟注入新成長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