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印尼外資降溫!政府推金融自由化救市

▲印尼外資雖放緩,但國內投資熱度將持續推動印尼經濟成長。(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 國際中心陳貞妤/綜合報導 2025-10-19 22:00
[NOWnews今日新聞] 印尼第三季外國直接投資(FDI)明顯降溫,年減近9%,為2020年初疫情以來最大跌幅。投資部指出,除金融、石油與天然氣外,外資金額為212兆印尼盾,顯示地緣政治緊張與全球貿易戰持續衝擊外資信心。不過,國內資金投入大增40%,讓整體投資仍逆勢成長13.9%,並創造近70萬個就業機會。
印尼投資部長羅桑(Rosan Roeslani)坦言,第三季全球環境挑戰重重,「貿易戰與戰爭陰影仍在,但部分地區情勢已有改善,例如加薩地帶的和平進展帶動市場信心。」根據統計,外資主要流向基礎金屬、採礦、運輸倉儲與電信業,新加坡、香港與中國仍是最大投資來源。
外資減少的同時,印尼政府正透過制度改革吸引新資金進場。近期金融服務管理局研究放寬共同基金的海外投資比例,未來可能允許基金將超過半數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打破現行15%的上限。安聯印尼資產管理公司總裁阿利亞丁指出,若新規上路,將有助印尼資本市場與國際連結,吸引更多境內外投資人參與。
此外,政府今年10月也調降外資公司設立門檻,將最低實繳資本從100億印尼盾降至25億印尼盾,降低中小型外企進場成本。印尼當局期望藉此刺激外資回流,並活化製造、能源與綠色轉型等重點產業。
不過,外資仍對印尼部分監管措施持觀望態度。2月頒布的新法規要求礦業、林業與漁業出口商必須將外匯收入全額存放於國內帳戶達12個月,雖有助穩定匯率,卻可能限制企業資金運用。加上新設的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在治理透明度與政治風險上仍待觀察,外界擔心這些因素將影響外資信任。
印尼未來吸引外資的關鍵,在於政策穩定與市場透明度。若能兼顧資金管制與投資開放,並推動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合作,印尼仍有機會在區域競爭中維持「投資磁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