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民意滑落!政績與爭議交織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上任滿一周年,外交表現積極,卻在國內政策執行上面臨民怨與治理挑戰。(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上任滿一周年,外交表現積極,卻在國內政策執行上面臨民怨與治理挑戰。(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執政滿一周年,政績與爭議並存。他大刀闊斧推行社會福利、軍政整合與外交擴張,試圖打造「強勢印尼」的新時代,但政策落差與執行亂象頻傳,使民怨逐漸升高。從營養餐食安危機到軍方權力擴張,普拉伯沃的治國模式在效率與問責之間搖擺,也暴露出印尼體制長年積累的治理困境。

最受矚目的「全民免費營養餐計畫」自2025年初啟動以來問題不斷。原定年底覆蓋8290萬名學童與孕婦,但截至10月僅達預期的85%。根據印尼食品藥品監管局統計,今年已有超過9000名學生因食物中毒送醫,主要原因包括中央配送延遲、地區廚房不足與食材保存不當。偏遠地區如巴布亞及蘇拉威西部分學校因無專用廚房,只能外購餐盒,衛生風險更高。國會呼籲政府暫緩擴張並加強監督,但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堅持不退,強調「不能讓孩子餓著上學」。

政府為此動用171兆印尼盾,但執行率僅兩成。專家指出,若持續投入資金卻不處理結構性缺陷,將造成財政壓力與政策信任危機。印尼智庫Para Syndicate警告,政府為填補赤字勢必削減基礎建設預算,導致長期經濟動能受限。

普拉伯沃也讓軍方重回政治舞台。除了協助學校供餐,軍隊還涉入製藥、農業及國營棕櫚園管理。這被視為重現蘇哈多時期的「雙重職能」傳統,引發印尼社會對軍政化的警覺。學者指出,若軍職人員未經卸任就進入行政崗位,將模糊軍民界線,削弱制度問責。

外交上,普拉伯沃表現活躍,先後出席聯合國大會與加薩和平峰會,積極爭取印尼作為「中等強國」與「問題解決者」的角色。但在峰會期間,他與美國總統川普的「熱麥對話」被記錄下,他主動提及兒子想與川普之子會面,由於雙方家族企業在印尼皆有投資,這段插曲引起國內對政商關係的疑慮。

經濟方面,普拉伯沃延續財政穩健方針,維持約5%的成長率,並打擊非法採礦、控制赤字。不過,投資增速不足以帶動就業與內需復甦,青年失業問題依然嚴峻。《經濟學人》評論指出,他的社會補貼雖提升短期民意,卻削弱了長期結構改革的資金空間。

民怨已在街頭浮現。8月底,全國爆發反高薪與物價示威,造成10人死亡,迫使政府讓步並改組內閣。更令人憂慮的是,普拉伯沃的決策圈高度集中,幾名親信嚴密過濾訊息,使他可能無法即時掌握政策弊端。學者警告,若營養餐與軍政化爭議持續惡化,恐引發更大規模抗議。

儘管民調顯示普拉伯沃上任半年內支持度一度攀升至近七成,但「期待紅利」正快速消退。隨著2029年大選逼近,政府若再陷信任危機,反對派勢必以政策失靈為武器挑戰其連任。印尼正站在「強勢治理」與「體制失靈」之間,普拉伯沃的下一步,將決定這場改革究竟走向振興或重蹈過去的循環。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