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ICC撤換檢察官!杜特蒂案現新變數

▲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宣布,為避免利益衝突,撤換負責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案的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宣布,為避免利益衝突,撤換負責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案的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10月15日宣布,撤銷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在前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案件中的職務,理由是他在上任前曾代理杜特蒂「禁毒戰爭」受害者,構成「利益衝突」與「合理偏見之虞」。此案被視為ICC在追究國家元首人權責任的重大測試,象徵國際社會對杜特蒂執政遺緒的審視正邁入新階段。

這項由五名上訴法官一致通過的判決指出,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卡林.汗存在實質偏見,但「理性且公正的旁觀者」可合理懷疑其中立性。卡林.汗在接任ICC檢察官前,曾是人權律師,並代表多名因菲律賓禁毒政策喪親的家屬。菲律賓辯護團隊因此主張,他對杜特蒂「早有罪責預設立場」,恐影響審理公正。

ICC發言人法迪.阿布達拉(Fadi El Abdallah)強調,卡林.汗的去職不會拖延審理,案件將由副檢察官接手。同時,卡林.汗自5月起已暫停職務,正接受外部調查,內容涉及性行為不當指控,使這位檢察官近月來爭議不斷。

杜特蒂自今年3月被捕、移送海牙後,持續否認「反人類罪」指控。法院日前再度駁回其保釋申請,指出他若獲釋恐干擾證人、拒絕回庭。9月預審則因其健康惡化延期。現年80歲的杜特蒂由於罹患神經退化疾病,其律師團已多次要求無限期延後審理。

ICC對杜特蒂的調查範圍涵蓋他在1990年代擔任達沃市長時的「死亡小隊」(Davao Death Squad)行動,以及2016至2022年間推動的「禁毒戰爭」。菲律賓警方聲稱共有約6000人死亡,但人權組織指出,實際數字可能高達3萬人,多數受害者為貧民區居民與小型藥販。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際特赦組織與人權觀察均曾批評,杜特蒂時期的禁毒行動「等同於國家授權的殺戮」。

自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上任後,馬尼拉政府雖宣稱「調整策略」,但仍拒絕配合ICC調查,並重申「菲律賓司法體系能自我處理」。學者分析,這起案件不僅攸關杜特蒂個人責任,也象徵東南亞地區對國際司法權的接受度正在受到考驗。

杜特蒂案件的走向,將不僅決定這位前總統的歷史定位,更考驗國際刑事法院在東南亞能否落實跨國司法正義。對菲律賓而言,這場審判是面對自身人權傷痕的重要時刻;對區域而言,則象徵權威與問責之間的角力。當國際法院試圖追究國家暴力責任時,如何在主權與正義間取得平衡,或將成為未來數年內亞太地區最關鍵的法理與政治辯題。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