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要聞

高市早苗首相之路生變 日媒曝三大走向

▲日本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充滿變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充滿變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在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外界普遍認為她很可能將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不過日本公明黨在10日時宣布,將退出與自民黨長達26年合作的執政聯盟,也為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增添變數。眼見臨時國會即將舉行,日媒分析日本政壇未來可能出現的3個走向。

根據朝日電視台報導,與自民黨聯合執政了26年的公明黨,在10日與自民黨進行約一個半小時的會談後,公明黨表達了退出聯合執政的意向,為長達26年的合作關係畫上句號。

公明黨逼宮:要求嚴格限制企業政治獻金

公明黨在連立協商中提出的要求是「強化企業與團體政治獻金的規範」其要求將接受政治獻金的單位僅限於「政黨本部」和「都道府縣黨部」,以增加金流的透明度。

高市早苗面對公明黨的要求,表示「至少給我三天時間考慮。」但公明黨方面卻堅持要求當場答覆。公明黨代表齊藤鐵夫在會談後便表示,「關於自公聯合政權,我們決定先行歸零,為過去的關係劃下句點」,也就是正式表明「退出聯合政權」。

自民黨衝擊:恐失52席

自民黨在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獲得了132個小選區席位。據JX通信社的米重克洋分析,如果自民黨候選人失去公明黨支持者的選票,部分選區的自民黨候選人將被緊追在後的在野黨候選人超越,粗估自民黨可能會有52人落選。

不過也有親近高市早苗的人士透露,「在保守派中,有人認為『切斷公明黨反而更有利』。」

    在公明黨退出與自民黨結盟後,下一任首相人選充滿變數。報導分析了三種可能會出現的情境。

       ▲在公明黨退出與自民黨結盟後,下一任日本首相人選充滿變數。報導分析了三種可能會出現的情境。(圖/翻攝自朝日電視台)
    ▲在公明黨退出與自民黨結盟後,下一任日本首相人選充滿變數。報導分析了三種可能會出現的情境。(圖/翻攝自朝日電視台)

    情境一:自民黨與部分在野黨結盟

    在自民黨與公民黨同盟關係破裂後,高市早苗在記者會上表示,「會盡一切可能(爭取合作)。」

    高市早苗的親信最初曾斷言「結盟對象是國民民主黨」。但在自公同盟瓦解後,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稱:「就算加上國民民主黨的席次也無法過半,討論是否加入過去的自公體制已經失去意義」,對與自民黨結盟表現出保留立場。

    此外,國民民主黨的主要支持團體「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也反對參與聯合政權。聯合會長芳野友子警告自民黨:「在野黨的立場與執政黨對峙至關重要。」

    面對此情勢,自民黨已轉向與日本維新會接觸。《朝日新聞》報導,自民黨高層將與維新會接觸,呼籲建立合作關係。

    情境二:政權輪替

    立憲民主黨正在推動在野黨整合,黨魁野田佳彥邀請日本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舉行黨魁會談。立憲民主黨幹事長安住淳表示:「希望主要在野黨能考慮統一候選人」,不一定堅持由野田佳彥出馬。

    不過在野黨能否整合是一大問題。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在核能等能源政策、安全保障及修憲等議題上存在分歧。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先前表示,現階段無法與對方合作。公明黨黨魁也聲稱,不考慮投票給其他在野黨或自民黨。

    政治記者田崎史郎分析:「今後的關鍵在於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能否達成政策共識。如果能,則有在野黨執政的可能。自民黨為了阻止,就必須爭取公明黨或維新會的合作。」

    情境三:自民黨單獨少數執政

    如果在野黨無法整合,則可能會出現高市早苗擔任首相,由自民黨單獨少數執政的局面。

    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表示:「我認為穩定政權是最好的,但今後少數執政的情況可能會常態化。我們已進入一個多黨化時代,必須在這個框架下運用智慧,發揮創意。」

    朝日電視台政治部官邸組組長千千岩指出,越來越多人提到日本進入「多黨化時代」,這個觀點再過去一年來被頻繁提及。「這在反映國民多元聲音上有優點,但在政治穩定性上則令人擔憂。」

    首相指名選舉的流程:

    1. 眾議院和參議院進行第一輪投票。獲得過半數者即被指名為首相。
    2. 若無人過半數,則由得票前兩名進行決選投票,得票多者獲勝。
    3. 若眾參兩院指名結果不同,則舉行兩院協議會;若仍無法達成共識,以眾議院的議決為優先。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文章